2)第47章 还告状不?_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没等进门,朱瞻基便听到屋里响着一阵阵的呼噜声,想到这小子昨晚肯定是没有睡好,顿时心中升起逗弄的心。

  随便在院子里的树枝上摘下一片叶子,便坐在他的床边拿叶子不断摆弄着他的鼻子。

  朱瞻墉张着大嘴一脸的酣睡像,在察觉到鼻子上的东西时,忍不住的皱了皱,见还有瘙痒的感觉,便伸手来碰。

  一手抓住叶子的同时也顿时惊醒过来。

  瞧见坐在床边一脸笑意的朱瞻基,朱瞻墉无奈的朝后一躺,道:“哥,你干嘛啊,我昨晚一晚上没睡,尽给你清点那银子的数量了,你让我再睡一会儿,就一会儿。”

  可朱瞻基哪能容他,笑着便掀开了他的被子,说道:“睡什么睡,起来起来,带大哥去一趟你弄出来的农田,也好让大哥瞧瞧那么些银子你都花哪了。”

  朱瞻墉依旧无奈的说道:“大哥,那农田有什么好看的,还能跑了不成,你等我再睡一会儿,睡醒了弟弟就带你去。”

  朱瞻基依旧说道:“不行,就现在,再不起来就拿水浇了。”

  听到朱瞻基的话,清楚朱瞻基能做出这种破事的朱瞻墉,顿时憋了一肚子的气坐了起来。

  “行行行,带你去带你去,你说我怎么能摊上你这么个大哥。”

  心里头更是骂着:还大哥呢,还监国呢,这不纯纯恶霸嘛。

  一刻钟后。

  京郊一处山脚下的荒地中。

  朱瞻基与朱瞻墉站在一处山丘之上,瞧着远处山脚下那一片平原上数百名农夫要么正在开垦着荒地,要么正在播种浇灌。

  在这片平原的中央,还修建了不少的农舍,虽然目前的数量还不是那么多,但这零零散散的农舍从远处观望还真有了些山村的气息。

  村里的农妇带着娃,田里的农夫老汉耕耘着土地。

  看到这一幕,朱瞻基还算满意,最起码自家这个追债鬼并没有糊弄他。

  如果仅仅只是糊弄些银子也无所谓,那朱瞻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反正都是自己亲弟弟,也算不上什么损失。

  之所以今天非要亲眼来瞧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种植的农作物非同小可。

  玉米、红薯、土豆

  这其中的每一样拿出来,都将是能够彻底改变大明的东西。

  它们的高产量,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大明目前人口的需求,而随着粮食食物的充足,人口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要知道,明初整个华夏的人口不过五千万左右

  除了上层阶级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粮食以至于下层阶级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这个原因外,跟整个大明每年出产和种植的粮食总量无法满足人口发展需求也是有至关重要的原因的。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明清两朝的对比。

  在经历过明末的自然灾害以及战乱之后,整个华夏的人口降至一千四百万左右。可离奇的是,在康乾盛世三代皇帝的统治之后,清朝人口竟然直接破亿,甚至还达到了三亿之多。道光年间更是疯狂发展到了四亿六千万之巨!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并非单单是所谓的康熙、雍正、乾隆的执政水准远超古今。

  当然,与康熙定下的摊丁入亩政策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更大程度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从域外进入到华夏境内,并且遍布全国各地。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