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5章 有变_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骂两句,周澜不要脸除了作秀,就是作秀。

  说什么没钱,你家夫人比谁都富裕,都来银子。你那是没钱吗,你那是收买人心。

  你们一家子的银子,还不是左手转右手的事情,也就忽悠忽悠无知懵懂的百姓。

  可别管怎么咒骂,当着周大人的面,还是要拱手表示,佩服。背地里也咬牙切齿的佩服,毕竟这样收买人心的手段,他们就没想到。

  现在跟着郡守大人一块去买鱼,人家不说他们接地气,人家说他们钻营,想要同郡守大人套近乎,卖鱼的都多收他们半角银子。你说多缺德。

  周大人在边郡就这么自得其乐,当然了人家配合边军,关口那边的后勤供给调度,一点不含糊的。

  而且人家找的准定位,知道自己为什么过来边郡的,处处以关口那边为主。

  从京城过来陪着去关口的还有文官,都佩服周大人有眼色,不用提醒,人家就找准自己定位了,从不用郡守的身份拿捏人。

  还有人怀疑,周大人是不是早就得到了明示,不然怎么就能如此知情识趣呢。

  年节前都是平静的,周大人带着一家子还围炉了,姜常喜作为主政经济大权的人,还做了资产总结,这一年收入如何,资产增长多少,像模像样的。

  常乐率先鼓掌,然后开口就讽刺人:“我家常喜就是了不起,竟然又有让郡守大人败家的银子了。”

  周大人沉稳不下去了,当着孩子的面,追着常乐打。

  夸奖我夫人那是没错的,不能拿我垫底呀。

  小舅子不收拾不行了。

  先生撸着胡子,笑看打闹的弟子:“不成体统,不成体统。”

  姜三老爷那边对着姜常喜:“都是你带坏了孩子,本来咱们圆圆多文静的小郎君。”

  姜常喜问的一本正经:“什么时候。”这两个孩子有文静的时候?还是她记性不好?

  姜三老爷一本正经的:“生下来的时候,三个月以内,我们圆圆都是文静的。”

  姜三夫人都端酒杯饮酒,不想承认自家夫君强词夺理,那时候的孩子有不文静的吗,话说那时候的姜姜就不太文静,很能闹腾的。

  然后姜三夫人认真的看着姜三老爷:“难道圆圆那时候真的很文静。”

  姜常喜都听不下去了:“没喝呢,你们都醉了。”

  问题他们家圆圆现在也是稳重的小郎君。显然大家从认知上就有根本的不同。

  正是热闹的时候,周大人被边军那边的人请走了。

  先生同姜三老爷眼神都有点深沉。大过节的,若不是紧急,定然不会来找郡守大人的。

  姜常喜心说一会大概就回来了,真没走心,结果过了初五,一直到,郡守府开衙正式运转了,周大人都没回来。

  即便是姜常喜再怎么不关心边郡形势的人,也知道,肯定事不小。

  嘴巴都起火炮了,更是把一家大小都送到了齐舅舅府上。

  好歹人手凑在一起,是个不小的力量。也没有再撒孩子们出去看热闹。

  稳定人心,自己出门晃悠就够了,真不用自家孩子冒险。

  所以边郡这边,大伙今儿看到郡守夫人拎着鱼回府,明儿看着郡守夫人拎着糕点回府。

  人家还说呢,就没见过这么喜欢自己出门买东西的官同官夫人。

  推荐《80年代剽悍土著女》就是勇往直前的女土著,凭运气肯干碾压处处算计的重生女。立意,别人的好运抢不走。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