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4章 师长_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护着姑爷,不让姑爷难堪的。

  可李府那边的事情是抹不去的,姑爷总要面对,走不走动,如何走动,都不是他这个老丈人该考虑的。

  只能说,不管姑爷如何抉择,作为老丈人,他都无条件支持,站在姑爷身边。

  对着先生,姜三老爷诚实的说道:“亲家母走了这一步,自然是盼着她能过的好。可作为二郎的岳父,我得说,李府毕竟是李府,二郎可是姓周的。”

  先生点点头,姜三老爷的护犊子,他也不是头一天见识了。

  先生:“若是我那大弟子留在京都,就不能同亲娘断了联系。”

  尤其是走仕途的,处处让人盯着呢,就不能因为家宅之事,掣肘了。

  先生:“这位李老爷在京多年,朋友亲眷派系盘根错节,只怕若是走动的亲近,我那大弟子让人划了派系。”

  姜三老爷:“先生考虑的周全,这样的事情不掺和的好。想当初的世家,如何庞大,如今也不过如此。倒不如质朴,纯粹一些。”

  先生点点头,他为弟子规划的路线,也是如此,投靠攀附余人,掣肘太多了。

  可同李府之间,如何做到距离适当,那就颇为费神了。进退之间态度不是很好拿捏。

  先生:“我瞧着李大人对我那大弟子倒是有亲近之意。”

  姜三老爷语气有些急:“我那亲家虽然没的早,那也是眼珠子一样护着儿子好些年呢,二郎也不是这般容易让人哄走的。”

  先生摇摇头,哪有这般简单,就怕还没入仕途,人家就给你贴了标签:“哄不走就成了?”

  姜三老爷不吭声了,还是先生老奸巨猾。

  姜三老爷:“有先生在,定然能护住二郎。”

  先生那边:“还要仔细筹谋。”

  姜三老爷:“主要是看二郎的心思。”

  先生心说,你那是对我那大弟子心里没数呀。那是个随便被人拿捏的吗,可如今确实不太好说。

  毕竟李夫人怀了孩子,不论大弟子愿不愿意承认,那都是血缘关系上的兄弟。

  若是李大人不等小郎君成年,有个好歹的,自家大弟子照看兄弟,自然就同这李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对于大弟子来说,进退之间都不好摆弄。

  但愿这位李老爷长命百岁吧。当然了李老爷如今这样,对自家大弟子来说,依然是个难题。

  自古派系之争,都过于惨烈,先生不想要自家大弟子沾身的。

  所以他这些年只折腾学问,入室弟子,更是只有这么俩半。就怕被卷进去。

  至于说自家的师门,哈哈,你见先生除了吃吃喝喝,同谁交往过密过。正事从来不谈。

  一群落魄老学究,谈得上什么派系。

  说到这些糟心的事情,姜三老爷:“吃饭都不香了。我这姑爷的劫都在血亲身上了。”

  先生失笑,挤兑姜三老爷:“你闺女怀着你姑爷的孩子呢,那也是血亲。”

  姜三老爷:“我家小外甥那可不是劫,那是破劫的,以后我姑爷定然是顺遂平安。亲缘有靠。”

  跟着美滋滋的说道:“至少也要是我外孙,外孙女的靠山。”

  先生撇撇嘴,这就是女弟子口中的双标:“你倒是有自信。”

  姜三老爷傲娇了:“你我还护不住几个孩子。”

  跟着还是不太放心自家大姑爷的亲缘缘分。:“我这姑爷的亲缘呀,定然要改过来的,不能想,太糟心。”

  跟着:“我让那保定府的大和尚给我那姑爷瞧过,大和尚说了,我那姑爷成亲就什么都破了。”

  先生心说,所以你让大和尚忽悠的把闺女嫁了。

  姜三老爷竟然如此质朴天真。

  先生认为,命运之说不可信,不如多教导大弟子一些,保命手段,多教导一些,能够保全自己的法子。

  所以学识上去了,那才是最根本的保障。

  人家自然是不会同姜三老爷说这些的,怎么教徒弟,先生不稀罕显摆。

  之所以开口询问关于李府的事情,完全是因为看到了姜三夫人对于李小娘子的态度,先生难免多想。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