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4章 周大人惹闲话的本事_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身力气那可是人家姜常喜血脉里面传承下去的。可姜常喜被周澜如此感谢,也没觉得骄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姜常喜:“我倒是不稀罕这份感谢,只求以后两个孩子若是读书上稍微差强人意的话,夫君莫要也感谢我就成。”这话要提前说明白的。

  周澜对这个认识一点都不觉得高兴。他的儿子闺女怎么会差了呢?

  可儿子闺女力气那么大,明显随了常喜,万一,万一要是读书上差了些呢。毕竟血脉传承的厉害,俩孩子身上周澜已经见识到了。

  所以一大晚上的好心情,就这么没了。

  周大人剩下的都是浓浓的担忧,然后周大人又去给亲爹上香了。

  姜常喜这次真的明白,周大人定然是求公爹保佑她们周氏子孙脑子能聪明些的。求他们周家的血脉力量能压过她。

  若是管用,姜常喜也想求一求,拜一拜的。

  姜常喜突然就有点嫉妒公爹在夫君心里的分量了,你瞧瞧,都过去多少年了,但凡遇到这种大事,夫君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公爹。

  姜常喜一句话,愣是给周大人整出来心事了,每日看着两个孩子都心事重重的。

  孩子小,聪慧什么的实在瞧不出来,有事没事周大人就问姜常喜一句:“常乐这么大的时候,是这样的吗?”

  把姜常喜都给整不会了,你是想要生孩子,还是想要生小舅子,孩子能一样吗?这么问,对你儿子很不公平的。

  教育问题,姜常喜觉得有必要同周大人掰扯掰扯,孩子什么样,当爹娘那不都应该欣然接受吗?

  亏得大利成亲的事情,让姜常喜分外忙碌,扔下爷仨自己去忙了,不然非得自闭了。

  孩子比常乐差一点难道就不是孩子了。孩子的爹是不是有点要求过分。

  剩下周澜一个人带孩子,人家也没有坐以待毙,开始每日带着两个孩子读书,他去上衙的时候,就让小言过来给两个孩子读书,包括两个孩子玩耍的时候,都要在孩子们身边读书。

  这要求,着实过分。对孩子过分,对读书的人更过分。

  小言这个不愿意开口说话的人,特意同大人商量:“奴婢不喜多言,大人能不能换个人给小郎君同女娘读书。”

  周澜:“言少金贵,就你读,你读的书,没准郎君同女娘都记在心里了。”

  你看看,听听,周澜对这事多用心,为孩子们挑读书的人,都这么有讲究。

  小舅子就有这样的本事,人家周澜能不用心培养儿子同闺女吗。必须有这样的期望。

  然后周大人就发现小言的不给力了,孩子们听书的没怎么样,小言这个读书的,能把她自己给读睡着。

  这怎么能行呢,读书这事,周大人那是无比认真的。

  于是小言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每日里都让周大人一通教育,说的都是读书多重要性。

  等周澜下衙回来亲自接管小言的工作,这是两班倒。

  这时候小言还不得闲,要回房去写一篇论读书的重要性。深刻认识问题。

  小言的同僚们,就没见过这么被主家待见的丫头。

  知道的说小言苦不堪言,不知道的都在传,小言怕是被大人看重了,要收房。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