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陕北战役收官之战(1)---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民兵在驻村干部韩武栋带领下都参加了支前队,马圈圪崂村全村人口342人,有8个自然村,最大的自然村27户,最小的自然村3户,整个行政村占地超过50平方公里。……陕北多数村庄都是这样,地广人稀指的就是这种状态。

  驻村干部韩武栋是一年多前来村里的,据他自己说驻村任期两年,表现好后面将会成为镇长。

  身为驻村干部,韩武栋什么都管,民兵训练、组织生产,给上级反馈村民诉求等。

  这就是西北土共培养农村地方干部的一种方式,驻村干部先是培训一个月后才下来,要求就是能文能武,武就是农闲时训练民兵,文是忙时协调生产互助和日常管理。

  当然,驻村干部每半年还会进行一个月的培训。

  陕北在西北联合政府成立前立是红军根据地,每个村庄每户农民都分到了土地,韩武栋除了组织生产互助外,还要让村民帮助有亲人参加红军的农户生产事项,这是拥军的一部分。

  有亲人参加红军的,就会成为光荣之家,除了荣誉外,生活和生产等方面会得到政府组织的帮助。

  土共中央根据徐远山提供的资料和许多政策建议,经研究后适合当前情况的就推广实施。

  当然,适合的当然就多了,毕竟许多都是原时空土共实施比较成功的政策。

  自从知道日军要进攻陕西,重点方向还是陕北后,整个陕北都动员起来了,每一个行政村无论民兵人数多少,都成立支前的民兵排,驻村干部就是排长,然后镇是民兵营,县是民兵团,

  大的县民兵团人数有一万多人,整个陕北动员民兵人数超过三十万,加上关中支持过来的二十万名民兵,支前民兵总人数超过五十万人。

  陕北战役既是野战部队的一次实战演练,同时也是支前队伍的第一次超大规模排练。

  3月28日,刘家义他们这些民兵,首先按照上级指示转移老百姓,果然两天后横山县城附近就爆发红军与日军的大战,大半天时间都能听到传来的轰隆隆炮声。

  后来排长韩武栋带回来消息,那一天的大战红军部队全歼了六千多名日本鬼子,不过民兵排现在主要任务是保护老百姓安全躲进山里,这里就是战场,最忌讳老百姓到处乱跑。

  等到4月13日,陕北战场形成了四处包围圈后,民兵排终于领到了新任务,到榆林城运送炮弹到绥德前线。

  每发105炮弹15公斤,一般情况是每人只背一发炮弹和其它物资,总重量控制在20公斤左右,因为走山路榆林城到绥德前线有110公里,要三天到达,平均每天走近四十公里,虽然民兵都是主劳力,但背负重量过大担心会影响行进速度。

  事实上到13日时候,整个陕北战役态势已经形成四个包围圈,红军投入的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