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华北最后一战(3)---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后山海关几次的战斗,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45年10月,八路军先占领山海关,部队和出关的地方干部源源源不断进入东北,10月25日国民党军队来抢山海关,装备落后的一万八路军面对全新装备美械的国民党七万人进攻,还能守住22天,正是迟缓国民党进入东北的这22天,让土共在东北占了先手。

  这山海关无论面对北边还是南边,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有制空权和炮兵火力,首先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徐远山还知道山海关到东北,对土共来说还有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当地百姓有强烈反日情绪和要抗战的决心。

  原时空的冀东大暴动就不说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支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还不是主力部队)只有三千人,然后一路北上一路扩军,到绵州时刚好用了一个月时间,扩军多少?八万多人。

  所以原时空才有这样“东北野战军10万人三年变成100万”的说法。

  所以第8野战师夺取山海关后,师长陈绵绣根据徐远山的指示,天还没有亮就派出两个团的战士,背上缴获的日军武器以排为单位到山海关南边的村庄发动百姓参加抗战,一天下来就招回来五千名新民兵。

  为什么说这些是民兵呢?因为他们没有正式受过军事训练,不到生死关头,徐远山是不允许民兵直接上战场。

  徐远山已经不是三年前刚穿越的徐远山,在部队作战指挥和统筹上已经有很成熟经验。

  民兵就是负责后勤工作,除给阵地送饭送水送弹药外,还帮助构筑工事,后面战斗中负责抬送伤员等。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装备日式武器的民兵也是成立连队,由解放军战士担任连排干部,每个民兵连配合一个正规军连作战,负责后勤工作。

  当然,第8野战师最有力的帮手还是马上到来的李运昌冀东游击支队。

  冀东游击支队第二大队最先赶到了山海关,第二大队有2800人,接近正规部队一个团的人数,第二大队大队长是高敬之,28岁高敬之是卢龙县人,组织游击队前是卢龙县师范学校校长,冀东被日军占领后他辞去校长职务回乡组织抗日游击队,这高敬之还曾当卢龙县教育局局长,不仅胆大包天也是能说会道,短时间就组织起三百人的游击队,然后他带领这支游击队加入土共领导的冀东游击队,成了土共领导下的一支队伍,在与日军游击战中队伍也得到发展,他担任大队长的第二大队也发展到近三千人。

  高敬之在卢龙县留下惊人传说,就是凭他一张嘴狂骂,游击队曾毫发无损攻下伪军占据的卢龙县城。

  高敬之带队是26日晚7时赶到山海关,是冀东游击支队四个大队到达最早的,他本人被引到师部,按照高敬之接到支队长李运昌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