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巴巴罗萨计划”---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苏军前期的失败,除了德军突然发起攻击有关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肃反运动的“大清洗”造成军队的内伤还没有得到治疗。

  从1939年德波战争开始,苏联根据形势采用举国体制将绝大多数工厂转为军工生产,大量的火炮、坦克及飞机源源不断开出工厂,要知道这些年苏联勒紧裤腰带建设工业,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武器到位了,甚至连重型坦克t34都生产出两千辆,也是斯大林过高估计红军战斗力的原因,这时候苏联红军总兵力已经超过六百万人。

  德苏战争初期,苏联红军的失利与斯大林高估红军战斗力也有极大关系,他认为苏联红军是能顶住德军的进攻。

  开战后第五天,斯大林下达了第270号命令,命令大意是“任何形式的投降和撤退都不能容忍,所有人必须战斗到底,所有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必须立即清除。”

  这就是斯大林战术水平和“大清洗”的后遗症在发作。

  这与中国解放军运动战军事思想之一,教员所提倡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刚好相反,苏军白白浪费了苏联广阔地域所具备的大纵深条件。

  而且苏联红军缺少有指挥能力的军官,呆板执行上级命令,缺少灵活性非常普遍,偏偏苏联红军又非常缺少上下级联络的通讯设备。

  部队被包围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

  苏联红军虽然拥有不少于德军的坦克数量,但开始时红军坦克部队没有独立成军,多数是分到步兵师中,与二战前期日军坦克战术一模一样。

  因此,德苏战争爆发后,苏联红军缺少能够抵抗德军装甲坦克集群进攻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除了使用人海战术拼命外,别无他法,这也是苏军在战争打响以后出现大面积伤亡和损失的重要原因。

  相反,德军除了有装甲突击集群的“闪击”战术外,还有特种作战部队在战场上的战术应用。

  在德军进攻正前方苏军的背后,都有多支特种作战部队提前渗透过去,对苏联红军的通信、后勤以及指挥部实施破坏和袭击,并对一些关键的桥梁实行保护。

  事实上,德国与苏联两国军队的武器差距并不大,但因为战术使用和指挥官能力的天壤之别,使得德军一路势如破竹。

  开战15天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就渡过第聂伯河向斯摩棱斯克发动攻击。

  到5月5日德军已经几乎占领了白俄罗斯全境,并取得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会战的胜利,德军在二十天时间就向东推进了约450至600公里。

  5月6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包围住前往救援斯摩棱斯克的苏联红军第十三集团军的四个师和第二十机械化师的部分力量。

  7日苏军进行了猛烈反击,苏联中央方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