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章 厉兵秣马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月,但泽,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厂。

  在寥寥数名海军官兵和船厂工作人员的注视下,甲板及以上部分涂成浅灰色、舰身为乳白色的“俾斯麦”号装甲巡洋舰非常缓慢地移入p号船坞。坞闸关闭之后,台大马力抽水机同时开始工作,它们将在个小时内抽干大约。万立方米的海水,接着多名船工进入船坞工作,除一少部分人负责舰体外壳的清理和检修外,其余人员将日夜轮班,对这艘万吨级战舰进行为期个月的现代化改装。改装期间,所有施工、监督人员均领取双倍工资,条件是不得离开船厂,与家人的通信、电话联系中不得透露有关这艘战舰改装的任何情况。

  这项预算经费达到万马克的旧舰改装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皆由夏树亲自领导,而名工程师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仅人是上了岁的资深舰艇专家,余下的面孔都是近几年才崭露头角的青年工程师,另有多名来自胡伯特航空的动力工程师全程协同配合。整个改装工程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把德国海军第一代以“俾斯麦”命名的军舰改装成为全世界第一艘直通甲板式的航空母舰!

  夏树之所以挑选“俾斯麦”号,要原因同它的舰名无关。把旧式战舰改装成航空母舰的念头其实由来已久,年前,夏树就开始了航母技术图纸的绘制工作。可是,欧洲列强密切关注着海军技术的革新和运用,任何一个国家的新举动都难以做到掩人耳目,在德国造船业实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夏树有意将航母这一秘密武器藏到最后,而要在短时间内拥有航母,改装旧舰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式。

  翻开德国海军的舰艇清册,适合改装航母的并不多。老式铁甲舰缺乏长,防护巡洋舰缺乏宽,新一些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又都有着各自的价值使命,舰龄不足年的“俾斯麦”号是综合条件最合适的备选。它年开工,年服役,设计建造时列为一等巡洋舰,标准排水量为。万吨,拥有米长、。米宽的舰身,初始装备是和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相同的毫米速射炮。在帝国国会核批它的建造预算时,“俾斯麦”号的用途就明确为“执行海外派遣任务”,故而采用了高干舷设计。服役后,它一直在德国的各殖民地间奔波,适航性能经受住了各种恶劣天气的考验,但这种高强的航行任务加速了舰艇的损耗,而海外殖民地也缺乏本土港口那样的检修条件。在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装甲舰服役后,“俾斯麦”号得以从紧张繁忙的巡航任务中解放出来,年,它返回国内并列为预备舰只,供水雷校训练使用。年,“俾斯麦”号回到建造地——基尔海军造船厂,进行例行检修,夏树委派海军工程师团队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