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最后的备战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轮炮击过后,延绵数公里的浮动标靶只剩残渣,而负责布设射击标靶并进行战术机动的侦察分舰队也随之出现在舰队右前海面。...直到这时,艘浅灰色涂装的飞艇才飘然而至。和参加操演的潜艇部队一样,它们也是从威廉港海军基地出发,因飞行速快而较潜艇晚几个小时启程,结果潜艇部队准时抵达预定区域,而这些体型庞大的“空中战列舰”显然被一些原因耽搁了——历次海上训练操演,只要天气状况稍不理想,它们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工”已是家常便饭的情况。

  正因为飞艇存在这种先天不足,夏树格外推崇舰载飞机,年以后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和吨位较大的轻巡洋舰上都设计搭载了胡伯特航空制造的水上侦察机,一些前期建造的装甲舰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装,凯撒和国王两级战列舰亦试验性地安装了弹射器和机械吊臂,可视作战任务的需要搭载-架水上侦察机,而至年月中旬,完成航母改装的“俾斯麦”号已秘密投入使用,但未编入此次训练操演序列。

  飞艇编队就位了,另一行预料中的客人也已在赴宴途中。

  公海舰队总旗舰“腓特烈大帝”号功能齐备的无线电通讯室里,专职无线电监听的情报组成员利用技术监测设备密切监视着发自周边海域的通讯信号。从舰队途经斯卡格拉克海峡时开始,能量较强的规律信号就呈激增之势,尽管德国海军的无线电监测技术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破译英国海军的密码通讯,凭借精密的技术仪器和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仍能从通讯信号强弱、编码规律及无电线测向结果对英国舰队或单独舰只的行踪进行推断。

  “英舰正在快速接近中”,无线电监听情报组的推断得到了飞艇部队的验证,而冯-英格诺尔旋早已下令各水上侦察机返航归舰——即便没有夏树的明确建议,经验老道、想法周全的舰队指挥官们也惯于在对手面前隐藏实力。

  “报告,接获lz-发来的电报,在北纬分、西经分位置发现舰艇一艘,航向正东偏南,航速节,初步判断为英国海军吨级的快速巡洋舰。若本舰队保持目前的航速航向不变,将在两小时后遭遇该舰。”

  年轻的舰队参谋官汉克-戈德上尉,基尔海军院级毕业生,夏树的“同门师兄”,从通讯室带回了最新的通讯报告,并细心地测算好了航行数据。在战术机动和实弹射击演练结束后,由战列巡洋舰和新型轻巡洋舰组成的侦察舰队回归主力舰队,舰队的队形再进行调整,变成了列战斗警戒纵队,整体航速降为节,由斯卡格拉克海峡以西海域转向,沿着与日德兰半岛向威廉港航行。

  英格诺尔低头看了看手表,遂下令各舰准点用餐。

  按照惯例,舰队出海操演期间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