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皇帝的设想 下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集团军已经崩溃,第1、4集团军后路被断,处境岌岌可危,如果失去了这些精锐的主力部队,奥匈帝国将难以抵挡俄军的攻势,俄军完全可能长驱直入,占领加利西亚和匈牙利平原,迫使奥匈帝国退出战争。

  这么说来,威廉二世已经在考虑向不争气的盟友提供包括战车部队在内的强力军援,帮助他们抵挡俄**队的进攻?夏树在心中盘算着。

  见夏树迟迟没有应声,威廉二世只好兜出自己的想法:“海军战车部队的战斗素质无可挑剔,为了方便指挥调度,陆军希望能够尽快建立自己的战车部队,计划是先组建20个战车中队。”

  仿照二战时期的德军坦克部队编制,夏树将海军的战车试验大队编成4个战车中队,满编的中队应配备22辆战车。由此计算,组建20个中队需要440辆战车,以每月20辆的成产速度,全部供应陆军也需要将近两年的时间。

  没等夏树开口,威廉皇储便说:“等有了这20个战车中队,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横扫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到时候没有人再敢对德国妄加指责。”

  如果德**队在战争爆发时就已经拥有了440辆战车,哪怕全部是轻量级的“胡伯特13”,色当日的纪念庆典完全在去巴黎举行了。以德国的工业实力,在1914年以前大量制造轻型履带战车是完全可行的,夏树之所以没有让这种情况出现,首要考虑便是技术保密。

  综合国力的差距摆在那里,要是拼军备竞赛,同盟国肯定搞不过协约国。

  为此,夏树打着拖拉机工厂的幌子,干着研发生产履带战车的项目。有戴姆勒的发动机和弗里德里希船厂的装甲武器做后盾,扩大生产规模并非难事,而且海军战车试验大队的长时间测试、训练、操演也已经为战车部队的批量组建打下了实践基础。若是不惜代价地进行突击生产,最多5个月就能够制造出440辆战车,再加上两三个月的训练,到了1915年秋天,德意志的钢铁洪流就将是真正的无人能挡了。

  但如果真那样的话,德国的飞机产量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为握有主动,夏树不慌不忙地说道:“如陛下所愿,我们将尽力扩大战车的生产规模,而且相对优先地供应陆军部队。要是每个中队先配备10辆战车作为骨干力量,那么,前三个月可以组建起10个中队,另外10个中队则只需要两个月,然后逐步补齐每个中队的缺额。”

  “这么说,我们组建起第一批战车部队最快需要半年时间?”

  威廉二世虽未在言语中透露自己的预期情况,但他的表情告诉了夏树,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他十分满意。

  夏树有些意外,按说目前的西线形势是德军占据上风,只要顺利干掉法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