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马恩河畔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蒂埃里堡往西,笔直流淌的马恩河开始变得蜿蜒曲折,从四多米的空中望去,这一段的河谷仿佛变成了枪骑兵矛杆上的飘带。

  lz-17是一艘长达到140米的齐柏林硬式飞艇,如同海军舰艇一样,它有着自己的名字:“萨克森”号。前往战场进行侦察活动时,它通常配备4-5名艇员,搭载一部电台、两‘挺’机枪以及少量使用触发引信的航空炸弹。如果天气状况良好,艇员们乐于让自己的飞艇飞到千米以上,那样可以有效避开协约国飞机的攻击,而在这样‘阴’云低垂的日里,他们就像是高个走进了小矮房,不得不低着头躬着腰。

  抵达预定空域,德国艇员们关闭了飞艇发动机,使之缓慢地随风飘动,而他们有的拿着望远镜,有的拿着铅笔和地图,将观察到的战场情况记录下来。

  突然,一名艇员叫道:“有情况!”

  循着他的视线往西北方看去,艇员们发现了两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穿梭飞行了一个多月,这些德国飞艇乘员们已能认出大多数型号的协约国飞机。

  那两架外形颇似大蜻蜓的飞机是法队的布雷盖ru1,战前装备数量较多的主力机型。它们拥有足以容纳3-4名飞行员的连通式座舱,但驾驶飞机的位置在座舱最后部。通常情况下,前面的飞行员负责战场观察,而随着英德率先迈入空战时代,法国人也把机枪装上了飞机。

  不等这两架法国飞机飞近,德国飞艇乘员警惕地做好了战斗准备。就在这时,一架灰‘色’涂装的鸽式飞机从东面飞来。

  战争爆发前,德国共有近20家具备飞机生产能力的工厂,在这其中,使用达伊姆勒发动机的阿尔巴特罗斯系列,使用梅塞德斯发动机发动的阿菲亚蒂克和胡伯特系列都是‘性’能一流的飞机,但德国陆军对奥地利制造的鸽式飞机格外青睐。

  这种单翼单座的飞行器采用100马力的麦西德d-1式四缸直立型水冷发动机,最大飞行时速为115公里,最大续航时间为4个小时。从1910年到1914年,奥地利的诺勒工厂以及获得生产许可的阿尔巴特罗斯、哥塔、卢佩等德国工厂总共制造了两多架鸽式飞机,是战争爆发时单型号飞机生产数量最多的。

  在同步‘射’击协调器问世之前,德国人为了给鸽式飞机装上机枪,在它们的驾驶舱顶部焊接了钢架,将使用弹带供弹的mg-08轻型机枪固定在钢架上。这怪异而丑陋的“附着物”直接降低了飞机的空中机动力,但同时也让它从乖顺的鸽变成了凶猛的雀鹰。

  轻巧的“德国鸽”很快盯住了一架“布雷盖”,机上的法国飞行员慌里慌张地调转枪口向后‘射’击,但在完全敞开式的机舱,获得‘精’确的瞄准和稳定的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