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虚弱的权杖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束之后,他们也会不断迎来访客……

  在大西洋彼岸,夏树过了一段时间才得知自己在美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偶像人物。从前要顾虑威廉皇储的想法,能低调则低调,现在情况虽有不同,但他依然不愿以过分张扬的姿态示人,何况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踏踏实实地坐上爱尔兰王位,而是继续顶着王位候选人的特殊头衔。原因无他,在英联邦国家与同盟诸国签署的伦敦停战条约当中,英国承认爱尔兰的**地位,却得以在爱尔兰东北部的拉干河流域保留了一块飞地——以贝尔法斯特港为中心,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保留在了英国版图内。对于这样的结果,身为霍亨伦家族成员的夏树有心无力,真正责任不在于德皇和他的重臣,要怪只能怪英国人狡猾,他们抓住的是国家利益至上这个无人可敌的金科玉律。即便是让夏树坐在德皇的位置上,面对英国人拿出来用于交换爱尔兰一隅的瑰宝——香港的租借权,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此时的香港已是南中国贸易的重要转口港,居住人口达到了50万,经济和军事的战略地位远超青岛,是德国势力重回远东的绝佳踏板。之前的谈判中,英国只愿意割让其在非洲和南平洋的殖民地,提供战争赔款以及限制海军规模,真正让德国人垂涎的砝码都用作后手。待到双方签署停战条约之后,乍看起来德国及其盟友获得了丰厚的战争报偿,实际上却没能利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最大限地争取利益,英国人的情况恰好相反,他们作为战败方,充分利用政治外交手段保住自身的核心利益。

  本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绝对核心,只要控制了以新教徒为主的爱尔兰东北部地区,就算不考虑爱尔兰议会与王位候选人之间的约定,英国也能够轻易制约爱尔兰,使之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两国冲突中处于被动位置。

  爱尔兰拿不出任何好处让德国人放弃香港而保全爱尔兰的领土完整,哪怕是约阿希姆王与德皇威廉二世之间的这层父关系也无济于事。意识到这一点,夏树放弃了无用的抗争,转而向德国政fu要“违约”的补偿。在停战条约签字生效前,爱尔兰王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原有协定之外签署了一份密约。根据这份密约,爱尔兰海军将获得名义上归属奥斯曼土耳其的“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德国政fu则用两条新造战舰补偿土耳其人,这种巧思异想的置换正好可以绕过英国人用整个马尔维纳斯群岛换来的德国不向爱尔兰出售现役主力舰的协议条款,而且德国人在密约中允诺,战后十年,“冯-德-坦恩”及“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的维护费用都将由德国政fu一力承担。

  除去东线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