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风暴来临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192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宁静的葡萄牙共和国都里斯本突然响起了枪声,全城的电力供应被切断,绽放惨白光芒的照明弹时不时划破夜空,街道上尽是杂乱的脚步声和不明用意的叫喊声,城内居民门窗紧闭,停泊在港口的船只纷纷收起舷梯,喧闹持续整夜,许多人都不由自主地联想起16年前的那个夜晚,革命者冲击国王曼努埃尔二世的宫殿,废黜了这名即位仅仅两年、严厉镇压革命活动的君主,葡萄牙自此进入了共和时代。

  城区的混乱虽未影响到英国大使馆的安全,但这里的气氛却异样的严肃。微弱的烛光映照着英国大使沃博尔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庞,16年前葡萄牙爆发革命时,他所服役的英舰奉命从直布罗陀出发,但当英国舰队抵达里斯本时,葡萄牙王国已经成为了历史,幸在两国官员的共同努力下,有着五多年历史的英葡同盟关系得以延续。大战期间,葡萄牙虽未参战,却以多种方式予以英国便利,在战后的葡萄牙危机当中,这种有史以来最为长久的同盟关系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两国利益唇齿相依,互为照应。然而此后十年间,特别是进入了20年代以后,德国、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法国相继加入由奥匈帝国、西班牙、爱尔兰初建的经贸联盟,彼此开放市场、减免关税,这个庞大的经济合作体逐渐掌控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经贸联盟以外国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于是,葡萄牙的对外贸易连年下滑,国内市场萧条、失业率增高,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同一时期,英国的经济复兴也出现了疲软势头,因为在长达几年的殖民扩张时期,英国人发现从殖民地获取原料、在本土加工再运回殖民地销售的方式,不如把资金和设备转移到殖民地就地加工产、就地销售商来得轻松,大量利润从殖民地流向英国本土,导致英国本土逐渐成为了“只有钱、其他什么都没有”的资本市场。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再繁华的世界也只是空中楼阁,如今失去了大量殖民地及优质资源,英国仅靠资本带动只能实现一时的繁荣,难以跟新兴的工业国家长期抗衡。

  沃博尔就任英国驻葡萄牙大使的时间不长,但对这个国家的局势有着深入的了解。葡萄牙官员们的勤奋努力抵不住经济萧条、贸易逆差带来的负面影响,英葡两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未能给彼此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来自美国的经济援助无法让葡萄牙摆脱困境,反而让它对美国资本的依赖与日俱增。这样一来,美国人离亚速尔群岛越来越“近”,德国人担心大西洋上最重要的战略中转站落入头号竞争对手的控制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