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染红的法兰西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1927年10月,当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将当年的诺贝尔授予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时,各种设计奖和荣誉奖章拿到手软的夏树欣然宣布,自己将前往挪威奥斯陆领取该奖项(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奖由瑞典皇家科院评定,生理或医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院评定,奖由瑞典院评定,由挪威议会选出)。

  这时候,距离利默里克海军条约的正式签署刚刚过去一个多月,这项国际条约从发起到签署也只经历了四十六天,效率之高、影响力之大,让许多毫无心理准备的人感到诧异。有很多人将这项终结疯狂造舰竞赛的条约归功于率先发出倡议的爱尔兰国王,其实这只不过是顺应形势的举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横扫全球,原本就是在咬牙坚持大规模造舰的列强国家已有削减计划、减少军费之意,这才有了一呼应的效果。

  在利默里克签署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其本质跟旧时空的华盛顿条约基本一致:众豪强现役主力舰的总吨位限于固定比例内,放弃已完成设计乃至开工建造的新一代主力舰,五年之后才能通过以舰替舰的方式更新主力舰,而且新造战舰不得突破标准排水量五万吨、主炮口径16英寸这个技术限制。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德、美、英、日、奥、意、爱、土这八个海军国家的主力舰吨位最终确定了10:10:8:6:4:4:2:2的比例,而德国、美国、日本各需处理一批老式战列舰来达到这个比例——德国将拿‘骚’级无畏舰低价出售给了奥斯曼帝国和爱尔兰王国,美国和日本则把舰龄最老的几艘战列舰退出现役,有的改成了训练舰,有的直接作为废铁出售给拆船公司。除了日本国内对条约所确定的比例有所不满,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为疯狂造舰时代的终结松了一口气,各国证券市场的止跌上扬也应和了条约签署的正面影响。

  促成海军条约的缔结,因此获得诺贝尔,夏树的国际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然而这些并没能给这个时代带来真正的和平。令人唏嘘的是,就在领取诺贝尔之后半个月,爱尔兰国王便批准了一项对外派兵的军事指令,两万多名装备齐整的爱尔兰士兵乘船渡海前往法国,帮助法国政fu“镇压暴‘乱’”。

  这场动‘乱’的源头还要追溯到1915年签署的里昂停战协定,当时法国政fu以割让九万平方公里领土及近半数殖民地,向德奥意国偿付185亿法郎赔款的沉重代价,换取了法兰西的生存。背负着沉重的战争赔偿,法国的工业经济在战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发展缓慢,大多数民众生活在物资匮乏的贫困线上,昔日的大国地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