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4章 光辉再现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哈打沉了打沉了我们打沉了那艘美国战巡干得真漂亮啊伟大的约阿希姆陛下”

  望见“列克星敦”号发生剧烈爆炸而后迅速下沉,“腓特烈凯撒”护航船队指挥官冯海因克少将在一众军官面前无所顾忌地欢呼雀跃着,早前遭敌方潜艇和巡洋舰袭击的忐忑、巧妙反击使敌舰一沉一伤的振奋,都在这时候一股脑地宣泄出来。

  与个性张扬的海因克少将相比,法雷尔上校的沉着冷静让人觉得他好像更适合担任船团指挥官。在这个众人欢欣鼓舞的时刻,上校依然不忘本职,始终谨慎关注着战局的变化。少顷,他提醒海因克说:“将军,我们的朗福德号已经出动了四架鱼鹰轰炸机。”

  德国海军少将循着来自空中的声响望去,果然看到四架挂载航弹的双翼机,它们的机翼下方涂着醒目的三叶草徽标。在这个单翼机赫然崛起的年代,大量型号各异的双翼机仍充斥在各国航空部队的现役行列当中,诞生于20年代的ik30t“鱼鹰”便是其中之一,它们载弹飞行的速度像是在陆上行走的笨鹅,但结构坚固、成本低廉、易于操纵,胜任低空轰炸和俯冲轰炸,而且轰炸命中较早期舰载机有大幅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因为采用双翼构造,它们的起飞距离还不到德制ju17t的三分之二,非常适合在“朗福德”号这样的辅助航母上使用。

  战争爆发时,德国和爱尔兰合计拥有航母16艘,较美英两国多出3艘。这16艘航母当中,真正的主力航母是3艘齐柏林级和7艘同盟者级,其余6艘为训练航母和辅助航母各半。当德国对英宣战时,“朗福德”号还躺在利默里克皇家造船厂的船台上,若没有接到改装命令,它将最终成为一艘自重6000吨、载货5000吨的标准货轮。

  从标准货轮到辅助航母,这个想法并非一朝而成。30年代初期,大战的爆发看来已是不可避免,为应对本国商船可能遭受的损失,德国和爱尔兰联手设计了几种建造成本较低、耗用工时较少,适合战时大量建造的标准货轮。至1932年夏天,第一艘标准货轮建成完工,各项性能均达到了预期水准,此后德国开始以每年36艘、爱尔兰以每年12艘的速度建造标准货轮,而在1933年3月,德国的工业生产开始转入战时轨道,参与建造标准货轮的德国造船厂从6家增加到了16家,流水线开始满负荷运转,而在保证原材料供应的条件下,德国人每年可以建造出至少180艘标准货轮,爱尔兰的预计产量达到每年50艘。

  为满足战时护航需要,德国和爱尔兰的海军技术部门在战前就制定了以标准货轮改装辅助航母的方案。按照计划,战争第一年将有2025艘标准货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