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海上之狐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度距离24ooo米位置。照此推测,敌方战舰与圣米格尔岛8号海防堡垒相隔2o公里,而在双方都无法准确观测对手方位,雷达测距数据又不够精准的情况下,岸炮无疑非常吃亏。

  贝恩克旋即通令全体,要求将士们做好接战准备。

  1o分钟后,雷达室再次来报告,双方距离拉近至一万八千米,脉冲预警仪出预警信号,这意味着对手已经现了己方舰艇的行踪。

  贝恩克端起望远镜,此时海面上依然黑沉沉的一片,除非是炮焰闪动的瞬间,视线中连半个船影也,但实力强劲的敌人就在那里。胜,很有机会一局定乾坤,败,却还不至于沦落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这让贝恩克有足够的底气挑战对手。

  当晚7时41分,贝恩克下令开火,目标直指雷达上最靠近己方的敌方舰船。

  气势磅礴的雷鸣中,炮口的火光一瞬间点亮了大片海面。即便在十数海里之外,人们依然可以清楚的听到这一打破沉寂的轰响。两艘德国战列舰的第一次重炮齐鸣略有间隔,紧接着,海面上几乎归于沉寂,恩懑耳边只剩下重磅炮弹划过空气所产生的特殊鸣响。

  十数秒后,远处海面上传来一震更加强烈的雷鸣,那是炮弹坠入海中并生爆炸的声音。贝恩克可以想象到那艘敌舰上的水兵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大口径炮弹会有怎样的反应。

  对方很快以炮声作为回答,尽管从一万六七千米之外射来的炮弹有些欠缺准头,但贝恩克和舰上的军官们依然能够从炮弹爆时的声势作出判断:那是16英寸舰炮所射的炮弹。

  15和16英寸两种口径的舰炮,威力似乎相差了一个等级,以炮弹的炮口动能来者至少是前者的13o%,穿甲深度增加2o,但上一场大战的辉煌胜利让德国海军官兵有足够的信心和傲气来藐视这种差距,战术和技术的挥也确实能够很大限度地弥补之,3o年代初期颇受关注的德国马肯森级和英国海军上将级就是最好的例证,在第一次圣米格尔岛海战中,装备15英寸舰炮的马肯森级在强强对话中,表现要比装备16英寸的海军上将级好得多。客观公正地进行推演,两者面对面单挑的胜负几率各半海军上将级的主炮穿甲弹能够有效贯穿对手的主装甲带,马肯森级的穿甲弹同样能够威胁到对手的核心部位,关键在于谁能够率先打出决定性的一击。

  在“马肯森”号进行了第二轮试探性的主炮射击之后,雷达室报告说,敌方有两艘轻舰艇转向驶来,另外四艘战舰保持既有航向和航不变。

  从率领同盟国主力舰队开赴亚尔群岛以来,贝恩克与美英海军打了大小海战11场,领教过敌方将领的各种战术套路,手这般应对,便知那两艘轻舰艇是派来“点灯摸鱼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