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征战百慕大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4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两艘悬挂着黑白红色三色旗的庞大战舰驶抵爱尔兰西海岸的基尔鲁斯海军基地,尽管新闻媒介事先得到封口令,对这两艘新式战舰的造访不做任何报道,仍有数以万计的民众闻风而动,他们从七十多公里外的利默里克乘火车前来,在基尔鲁斯海军基地的安全警戒线以外苦苦蹲守,为的只是一睹“欧洲力量”的尊荣。

  所谓“欧洲力量”,是德皇威廉二世在庆祝就会上即兴而发的感慨,意指这两艘被寄予厚望的新战列舰凝聚了欧洲的科技和工业精华。诚如霍亨索伦皇室领袖所言,日耳曼尼亚级的建造是欧洲有史以来最浩大、最昂贵的机械工程,若不是统欧洲之力、集欧洲之粹,德国人很难完成这一壮举。

  经过4年的漫长建造,11个月的调试磨合,两艘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终于加入到了德国海军的作战序列,同盟国阵营又多了两件扬威海疆、震慑顽敌的利器。眼下同盟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条战线遥相呼应,战略形势一片大好,但西方同盟国连番攻略百慕大岛皆以失利告终,日本海军主力挑战夏威夷群岛却未占得任何便宜,若无法突破这两大绊脚石,这场战争就可能要打到一方精疲力竭倒下为止,对掌权者乃至平民大众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日耳曼尼亚级确定设计方案,夏树作为德国皇室邀请的特别顾问全程参与;“日耳曼尼亚”号和“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号下水仪式,他均以盟国君主的身份出席;两舰海试期间,他多次前往德国出席技术会议可以说,这两艘新战列舰的诞生有他的一份功劳,然而回溯到评估新式战列舰必要性及技术标准之初,夏树对德国皇家海军技术委员会的建造方案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试图说服德国高层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技术业已成熟的舰艇型号上,可惜威廉二世并未采纳。由于德国海军的军费投入已达到了政府在和平时期所能承受的极限,两艘日耳曼尼亚级的建造导致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四号舰取消建造,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预定建造的三号、四号、五号舰全部无限期推迟从亚速尔战役的进程来看,如果同盟国舰队的作战阵容中增加这四艘威力强劲的战巡,初期的战斗不会打的那么艰难,也许不必夏树出手,贝恩克就能成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者。

  作为德国海军之外最了解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技术数据的人,夏树亲至基尔鲁斯海军基地并登舰参观。正式服役的日耳曼尼亚级因大幅度增强了电子和防空配置,其标准排水量从原计划的54108吨增加至55354吨,满载排水量相应增加至62479吨,超越美国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成为有史以来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