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 血火哈拉哈河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拉哈,蒙语为“屏障”之意。哈拉哈河发源于摩天岭北坡,上游穿越火山熔岩地段,在茂密的林海中曲曲弯弯向西流去,到阿木古郎南成为内蒙古与外蒙古的天然界河,流经外蒙注入贝尔湖,而后又转入呼伦湖,河流全长399公里,由于西岸比东岸高,从河东岸看西岸如同一座长长的壁障在眼前,哈拉哈河由此地貌而得名。

  1941年4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无云,一架草绿色涂装的单翼单发飞机自北向南飞过诺门坎地区的荒原地带。这架从海拉尔航空基地起飞的九一改型侦察机,载着日本陆军航空兵军曹赤松三郎和兵长竹中信一,两人隶属于日本关东军飞行侦察第10战队,奉命沿哈拉哈河执行巡逻侦察任务,所以他们的飞行路线基本与哈拉哈河的流向相符。

  跟旧时空的历史有所不同,由于受到列强国家的挟制,日本军队1933年秋才对中国东北发动侵略,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直到1934年夏天才完全占领了东三省,并且扶持建立了伪满政权,进占********则是1936年春天的事情。尽管侵华战争进行得很不顺利,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却通过侵占东南亚和南太平洋诸岛得到了飞速的扩张。与美国签订停战协定后,以昭和天皇为首的最高权力圈重新调整了日军的战略布局,新占领的南方殖民地以稳定开发为主,军事重心北移,向西加紧侵略中国,向北窥觑西伯利亚。在这样的背景下,驻扎在伪满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扩充,不但原有的8个师团接近或达到满员状态,还从南方调来了能征惯战的第25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和第5师团,以及模仿德国陆军装甲集群组建的第1装甲师团,正规作战兵力达到22万人,另有为数10万人的伪满军队和数万地方保安部队可以抽调助战。

  时至1941年,哈拉尔河西岸的外蒙古名义上仍是中国的领土,苏俄军队在此驻扎的历史始于1921年,当时中国深陷军阀内战,溃逃至远东地区的白俄军队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攻入外蒙,意图建立独立政权,苏俄军队遂应外蒙人民党之邀派兵前来,他们很快击败了白俄军队,并扶持外蒙建立了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在此期间,疲于应付内战的中国政府只发表了措辞严厉但无实效的政府声明,对外蒙独立不予承认。三年后,外蒙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不久,中俄两国签署《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苏俄宣布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沙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租地,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取消沙俄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外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