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摩洛哥危机:挫折与机遇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国派遣10。5万名远征军,若是双方开战,德国军队依然有很大的把握赢得胜利。关键时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受邀出面调停,并承诺保护德国在摩洛哥的投资。在用大炮还是外交解决争端的问题上,德国皇帝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后者,他决定派代表参加在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举行的国际会议。事实证明,威廉二世和他的现任首相伯恩哈德。冯。比洛根本没有俾斯麦那样的外交才能,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上,除了奥匈帝国支持德国,其余列强皆站在了法国人一方。受到孤立的德国政府最后不得不在军事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接受《阿尔赫西拉斯决议》:法国撤回部分对摩洛哥实施的管制,但依然控制部分重要地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则由西班牙掌握。

  对于雄心勃勃的威廉二世来说,阿尔赫西拉斯会议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失败,他相对温和的结盟主张受到了来自国内主战派的严厉指责,而这次失利也让他产生了一个过分绝对的观念:在占据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以多边会议的方式解决国际纠纷毫无意义。与此同时,德国统治阶层认识到了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对于争夺海外殖民地,对于跟英国这个毫无信用可言的世界秩序仲裁者打交道的极端必要性。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对英法俄三国的影响同样深远,法国人看到了协约的好处,他们意识到只有联合英国、俄国才能对抗军事强大的德国。要对德国复仇,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要洗雪凡尔赛和色当的耻辱,就必须激化英德和德俄矛盾,这使得更为倾向在各个方面对德国采取挑衅性的态度。英国人则认为德国的意图是突破现有世界秩序而统治世界,大英帝国的战略重心因此从东方殖民地转回到了欧洲本土,德国因而超过俄国而成为了英国的首要敌人。不久,英俄签署《关于波斯的协定》、《关于阿富汗的专约》和《关于西藏的协定》,淡化了两国长久以来的矛盾,英法俄三国得以真正建立起紧密的战略联盟关系。

  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结束次年,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埃尔。克劳向内阁提交了著名的《克劳备忘录:英国对法德关系现状》,核心观点是德国对“世界大国”地位的追求使得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证据是德国追求世界大国必然会要求获取海上霸权,这与大英帝国的生存是矛盾的;结论是要维护大英帝国的生存就必须全方位地挫败德国,英国必须对德国保持强硬政策。《克劳备忘录》此后成为了英国对德国政治上丑化,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经济上打击的遏制政策的基础和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对外部世界的敌意显著上升。帝国首相冯。比洛在一次国会演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