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飞翔的德累斯顿 上_879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案作最后的评定。沃伦伯爵刚刚退休,海军技术委员会主席、海军造舰总监、海军法案首席顾问这三个重要职务同时空缺,在它们分别由技术委员会、海军部和国会确定新人选之前,德皇委派海军上将、亲王海因里希暂时负责舰艇订造工作,国会另派代表担当临时监督。

  对于楼上会议室内的讨论情况,楼下等候的船厂代表们无从知晓。除了个别年纪较轻的工程师,其余人显然都是久经考验的,他们一个个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或彼此攀谈闲聊,或坐在位置上读书看报。夏树虽是第一次参加巡洋舰项目的竞标,之前角逐鱼雷艇订单也已数次经历这样的场合,他的目光不断在那些睿智气质外露或内敛的人身上游移,这些可都是德国最好的巡洋舰工程师——他们的前瞻性和胆识、魄力未必有夏树的一半,但夏树不可能事必躬亲地处理每一个细节,最理想的状态是他确定总体造舰方案,由高素质的工程师将方案展开,最终将夏树的设想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转化为舰艇实体。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候,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终于出现在了休息室门口,手里拿着一张对折的文件纸。他往休息室里扫了一眼,船厂代表们纷纷起身。

  “布洛姆-福斯船厂!”

  第一家入围船厂的名字从工作人员口中蹦出来时,除了布洛姆-福斯那两位神情振奋的代表,其余人骤然紧张起来。在报出第二个名字之前,这位工作人员抬头往夏树这边看了一眼。

  “弗里德里希船厂!”

  夏树听到威泽尔大叔长舒了一口气,此次3600吨级巡洋舰的预算造价是单艘650万马克,相当于60艘“雷电”或45艘“雷霆”,造舰利润只是潜在收益中的一项,按照德国海军的修正法案,未来十年将建造30艘轻巡洋舰,加上其他欧洲国家对轻巡洋舰的建造需求,成功的开端必然会给弗里德里希船厂带来相当大的展机遇。

  工作人员折起文件纸,以例行公事的语气说:“请刚刚提到的两家船厂代表随我来。”

  在同行们的羡慕目光中,两家船厂的四位代表走出休息室,他们各有一人提了公文包,里面装着他们赖以击败竞争对手的设计方案。在他们离开之后,其余船厂代表失望地坐了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巡洋舰毕竟不像是普通驳船、拖轮,工程周期往往超过20个月,涉及海军部署乃至国家战略,建造方案的审定严格而谨慎,初步入围的这两家船厂未必就是最终的承建商,他们的代表还将接受技术委员会的当面质询,若是无法征得多数委员的认同,他们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提交修改方案,如果还不能得到委员会认可,他们就将失去这次机会。

  到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