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章 负重前行_916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舰队数量上一时落后,长此以往终究还是能够赶上并反超他们的。”

  “你说的没错。”夏树答道,“我们本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国家间的竞争,可惜我们未必有那么多的时间。”

  赫特梅耶没有反过来问为什么,他举目望向窗外,从这里可以看到威廉港内停泊的舰船,其中有不少都是由皇家造船厂建造的。

  “我从小喜欢军舰,喜欢看它们雄壮的身影行驶在大海上,它们是工业明的集萃,是造船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实力和信心的代表,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投身造船行业。看到一艘艘战船滑下船台,我好像看到自己的孩出生,看到它们完成舾装满载,我的内心总是充满喜悦和幸福。虽然打仗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之一,但我不希望看到它们带着满身伤痕地回到港口,更不希望听到它们英勇战沉的消息。如果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我宁可它们最终成为系泊港口的博物馆,或者一点点拆解,重新回炉用于建造新的舰船,完成生命的轮回之旅。”

  一个舰船工程师的理想与忧思,夏树能够感同身受,但皇室成员的抱负和愁情,赫特梅耶是难以体会的。

  “你相信生命有轮回么?”夏树问。

  “我想,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吧!”赫特梅耶微笑着回答道:“万物皆有规律,我们要做的不是自己创造规律,而是找到规律、顺应规律,就像是钓鱼、狩猎,用对了方法和工具,自然能够达成目的。”

  “嗯哼,确实如此。”夏树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造船工人们的勤奋态不逊于蚁穴中的工蚁,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发挥出了分的工作效率。问题的症结不是个体能力差异或意识高低,而在于资本体制与工业模式。其实工业世界的质与量,历史早已从辩证角做出了诠释,无论是德国人的“质为上”还是俄国人的“量至上”,都不及美国人那种压倒一切的“质量并行”。大分工、大流水、大配套,这种标准化作业赋予了美国工业其强大的生产能力。以造船业为例,美国船厂不负责全部的制造环节,而是以组装为主,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可互换的标准零部件,铸件也采取预制件。这些零部件在各工厂内统一以流水线生产,然后运输到各船台进行组装,既保证了产质量、促进了工艺改进,还大大提高了批量生产的速。

  美国的工业模式虽好,却不是谁都能拿来即用的,所谓国有国情、行有行规,列强国家的工业革命起始点有高有低,进程节奏有快有慢,演进方式也各有特点,最终成型的工业模式也带有各自的深刻烙印。即便是有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注入,哪怕是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德国和英国,依然无法复制美国人的大流水线生产,阻力来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