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三章,小镇的困难_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几万人到如今十几万人的规模,小镇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堪称奇迹。

  太阳能发电厂的规模最为宏大,由太阳能电池板带起来的农业耕地,面积已经突破一万亩了。

  按照管理层的规划,接下来五年,要突破十万亩的规模。

  因为这不仅仅是小镇的电力供应需要,更是生存需要。

  小镇四周,几乎都是沙漠与荒漠,最辛苦就是每次沙尘暴来临的时候。

  为了减少沙尘暴的袭击,那么向沙漠深处进发,种植更多的树木,为小镇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是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规划。

  而发电厂作为先行者,自然是当仁不让地肩负起这个重任了。

  周济民驱车逛了一圈小镇之后,感慨万千,把张清泉他们几人放在路口,他就回了石屋。

  如张清泉所言,他几年前搭建的石屋,非常干净,确实是一尘不染。

  看得出来,李雨竹和万小华她们是真的用心了。

  他在石屋待了一会儿,就去旁边的菜地了,里面的蔬菜长势还算可以,但已经不如他在的时候那么绿意盎然了。

  看了一眼菜地旁边的一块蚯引养殖基地,周济民蹲了下来,翻看泥土,查看蚯引的生长情况。

  可能很多人不喜欢蚯引,但蚯引粪却是好东西,并且有蚯引的土地,肥力都不差。

  当年,62小镇能种出蔬菜,除了从百公里外的地方,用马车拉来的水塘里的淤泥之外,更多是靠周济民提供的蚯引。

  毕竟外界的淤泥,十分有限,运输过来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更多都是普通的泥土。

  而普通泥土几乎是没什么肥力的,想要种植蔬菜,那可真是太难了。

  因此,当初周济民就想了不少办法,其中养殖蚯引,就是其中的办法之一。

  “啊,周大哥,你回来了?”

  菜地门口,万小华突然出现,惊呼起来,“真是太好了,周大哥,你回来就好了,我们都好想你呀。”

  周济民回头看笑了笑,指了指蚯引基地,道,“这就是你想我的方式吗?这么对待这些蚯引,你们以后还想不想在62小镇继续待下去了?”

  离开小镇之前,他就叮嘱过万小华和李雨竹她们,要好好对待这块菜地,因为这是生活保障的来源。

  小镇外面,全是沙漠,只有小镇里的菜地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蔬菜,就不必依赖外界的供应。

  特别是现如今十几万人的规模,根本不可能全部靠外界供应。

  万小华闻言,脸色拉了下来,蔫道:

  “周大哥,这可不能怪我们,不仅是我们这里变成这样,连小镇其他菜地,也几乎都是这样的情况。”

  “小镇已经成立了专家小组进行研究,结论就是62小镇的气候环境,确实不太适合蚯引的生存…..”

  听到对方的话,周济民脸色沉了下来。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他在小镇的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