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7章 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_再战神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浑水。然皇帝发问,他又不敢不答,『露』出一个老好人的笑容,恭声道:“请陛下乾纲独断!”

  模棱宰相毕竟是模棱宰相,让他摆明立场,确是太难得了。对其表现,女帝似乎有所预料一般,不以为意,转而看向姚元崇:“此议既由你提出,将帅选派,当有所考量!”

  对此,姚元崇还是思量了一会儿,方才沉着应道:“娄公素服威望,曾检校陇右诸军,熟悉军州事。若娄公身体康健,当为不二之人选,只可惜,如今娄公身体抱恙......”

  娄师德自河北抚民还朝后,被拜为纳言,不过年岁终究大了,已然抱病在身,否则今日之议,他是缺席不了。

  稍稍偏头看来面『色』平静的元郎君一眼,姚元崇表情间『露』出一抹迟疑,继续说道:“莫若召朔方大总管唐休璟西行?”

  “唐休璟就任不过年,北州镇定,多奈其力。贸然迁转,苟有本冲,恐失御备。突厥虽有西进之举,但不能不防其再度南侵!”武曌几乎不作考虑,淡淡回应。

  女帝的话,显然只是个借口罢了,真欲用唐休璟的话,一切都不成问题。宰臣们,不管精明与否,皆会过意来,不由齐齐看向谨立于后方的元徽。

  “元徽,吉顼举荐你,你是何想法?”悠悠然地,武曌声音轻飘飘地问元徽。

  大概是主角的待遇吧,这是今日皇帝第三次主动问元郎君了。当然,元徽心里实则也考虑着此事,让他去陇右,他并不怎么乐意。

  一者,他不欲离京;二者,以突厥、吐蕃之异动,若果有战事,那可不会是小动作了,出了问题,担的责可就大了,尤其是朝中有人掣肘的情况下

  “听凭陛下安排。陛下若不以臣鄙,但有所命,刀山火海亦赴之!”不管心中作何想法,元郎君这话却是说得漂亮,谨慎地逢迎着武曌。

  对元郎君的表态,武曌『露』出了点满意的神态,正欲开口,便见武三思又忍不住出言了:“陛下,浔国公乃当朝驸马,岂可长久领兵在外。还请陛下,体谅其与太平公主伉俪之情......”

  女帝闻言眉头一蹙,不悦地瞥了武三思一眼,冷淡的眼神让这老小子身体一抖,讷讷地缩了下脖子,退下不敢作话了。

  “这样吧!”敲着御案,考虑了一会儿,皇帝缓声下诏:“罢元徽夏官侍郎之职,迁检校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节度陇右诸军,整兵缮甲,以备吐蕃、突厥!”

  “唔......”又沉『吟』几许,武曌又继续吩咐道:“以建安王武攸宜代会稽王武攸望为西京留守,至于会稽王,副元徽!”

  皇帝既做下决定,安排嘛,也算合理,众臣也就不再有异议

  至于元郎君,思虑着皇帝的安排,并不觉有多爽,有些无奈。派他去也就算了,临了又要加个“监军”,还是武氏宗王。

  不过,他也能理解。

  自女帝登极以来,在西北边事上,是主动出击的。重夺安西四镇,与吐蕃、突厥在河西、陇右一线角力争夺,导致战线绵长,面对外寇,反应笨重,防御渐渐陷入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陇右诸军州大使这个职位应运而生,协调各军、州进行作战、防御,大大提高了大周军队的应变机动,而大周西陲,也渐渐形成了一个“大军区”。

  此次皇帝让元徽节制诸军,那“陇右大使”的权力可就又被放大了,以皇帝的多疑,哪怕元徽是她亲自挑选,又怎么完全放心。派武攸望这个宗室监军,也是自然之事。

  元徽甚至怀疑,皇帝会给武攸望一道密诏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