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4章 挑拨吐蕃内乱,吞并吐谷浑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4章挑拨吐蕃内乱,吞并吐谷浑

  紫宸殿中,李绚无奈的苦笑,拱手道:“天后,子嗣之事,在于天,在于人。天者既飘渺,人者需努力,但太子殿下……臣已经尽己所能,最后结局如何,只能看听凭天意。”

  骊山温泉宫发生的事情,武后又不是不清楚。

  李贤直和太子妃房氏共处一夜之后,便不再相处。

  如此,哪里是生子之道?

  武后皱了皱眉,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事有不成,就麻烦南昌王再行一次了。”

  “臣自然愿尽绵薄之力,但就怕太子殿下抵触,此番臣用陛下之令,但下一次,在此种事中,若太子殿下提前吩咐,那么即便是陛下之令,恐怕也难进东宫众臣之耳。”李绚忍不住的摇头。

  若其他朝政,东宫一干官员自然没有拒绝余地;但涉及太子私事,东宫的这些官员就有理由有借口不介入其中。

  “此事倒无需担心。”武后很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若日后贤儿再无子嗣所出,光是这一事,就足够让东宫众人俯首帖耳;关键,还是你的药,要奏效。”

  李绚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天后,依臣所见,殿下心中对太子妃抗拒,若是此时,还有其他女子接近太子殿下,或许……”

  “庶长孙?”武后忍不住的皱了皱眉,这个答案可不在她的期许之内。

  突然,李治笑了,他摆摆手,笑呵呵的说道:“朕就喜欢看二十七郎高谈阔论的样子,就好像朕亦在少年之时。”

  “谢陛下。”李绚再度躬身,然后站了起来,但依旧恭敬的低头。

  百姓除了交税以外,只要不遇到灾荒,那么安然的度过一年没有太大问题。

  三千士卒,武后也在同一时间看向李绚,目光敏锐。

  评价一个朝代的进程,看文治武功是没有用的,要看百姓手里的田地。

  如今李贤儿女之事,已经不再是一件小事,若是李贤是真的无有所出,那么哪怕是皇帝再不愿意,也要考量废太子之事。

  李治笑了。

  “汉高祖,文帝,景帝,乃至武帝。”武后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绚,笑着说道:“南昌王,你是否觉得,本朝,还有陛下,多有武帝之象?”

  如此,甚至不如大唐自己募招吐谷浑兵卒,以大唐军制统之。

  李绚的呼吸顿时一滞,随后躬身道:“回禀天后,臣观《后汉书》,戾气太重,远不如《汉书》多矣,《汉书》宏伟,博大,有王者之象,《后汉书》,西汉天子多年幼,太过偏颇了。”

  武后点点头,转口说道:“本宫听闻你常和太子,还有英王,相王谈及《汉书》?”

  李绚拱手,沉声说道:“陛下,我李家,也是陇西世家,那里,也是我李家大本营。”

  “不错,明世隐是有手段的。”李治点点头,说道:“此番前行临洮,你和三郎坐镇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