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8章 政事堂的权争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8章政事堂的权争

  “南昌王历来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直说。”李敬玄放下手里的玉竹细笔,好笑的看着李绚。

  李绚站在吏部大堂,认真拱手道:“的确有一事拜托中书令。”

  “讲!”李敬玄微微颔首。

  “麻烦中书令冻结昌州所有一众官员的职司调动。”李绚一句话,让李敬玄愕然。

  伸手先请李绚坐下,李敬玄开口问道:“王爷这是不想再让其他人再调入昌州?”

  李敬玄有些看不明白李绚的做法。

  李绚浅浅一笑,说道:“绚是不想让昌州的那些英才,再调离昌州。”

  李敬玄微微一愣,随即感慨道:“王爷好手段啊!”

  什么英才?

  昌州的那些人,最多不过是有些偏才,而且其中有不少人,更多的是将昌州当成了一个跳板。

  将来不管是大军获胜,还是大军惨败,他们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调离昌州。

  但现在,李绚却要将他们这些人,全都锁死在昌州。

  这可不是一般手段啊!

  到时候这些人无法离开昌州,只能被李绚深深控制。

  日后,外人也很难再将手伸进昌州。

  李敬玄平静的看着李绚:“此事南昌王找下面人去做就好,何必来找老夫,老夫用不了多久,就不管吏部了。”

  “中书令留下的话,谁敢违背。”李绚认真的躬身,然后说道:“至于之后,绚会托人拜托窦翁。”

  李敬玄猛然抬头,看着李绚微微摇头道:“看样子,消息终于还是传出去了。”

  “天下哪有中书令永远检校吏部尚书事。”李绚谨慎的提醒。

  吏部尚书本就是诸相之下,权力最大的官员。

  李敬玄微微颔首,他如今身为中书令,的确不能够再以吏部尚书的角度行事。

  抬头,李敬玄看向李绚问道:“王爷此番行事,决心很大啊!”

  李绚深吸一口气,点点头说道:“若是此战得胜,大唐和吐蕃之间局势将会彻底翻转。

  昌州前线,容不下三心二意的之人,所有人必须用心尽力。

  小王已经告诉他们,若是受不了,那在离开长安之前就想法调走,若是留下来了,那就轻易别想离开。”

  李敬玄颔首,说道:“此言有理。”

  “其实,现在在军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各县县令,县尉,经过去年一战,都是熟手,若是这个时候贸然换人,起码要影响大军粮道……大战之时最是忌讳。”李绚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李敬玄轻轻点头。

  他将任西北道行军大总管之事,朝中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南昌王明显是不知情的。

  如果真的因为胡乱换人,而导致前线粮草动荡,最后倒霉的人只会是他。

  “此事老夫便如此办了,不过……”李敬玄抬头看向李绚,似笑非笑的说道:“老夫这里也有一事需要麻烦王爷。”

  李绚微微一愣,中书令、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