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真实的朱允炆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吟片刻,朱允炆又将其排除掉。

  秦王朱樉去年被召回,朱允炆对二叔的一些事情也有所耳闻,朱元璋对其的一些混账事,更是大发雷霆。

  要不是父亲朱标,二叔恐怕返回藩地的机会都没有了。

  最后,朱允炆想到了朱允熥。

  朱允熥作为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对他的太孙位是最有冲突的。

  虽说现在朱元璋已经把他的目前吕氏扶正,他已不算庶出。

  但以蓝玉为首的淮西武将们,对朱允熥的亲热依旧更甚于他。

  ‘都是父亲的儿子,凭什么就要冷落我。’

  朱允炆显然对蓝玉为首的淮西武将们是有怨恨的。

  哪怕朱元璋不处理蓝玉等人,等朱允炆即位后,蓝玉等人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朱允炆的性格,在朱元璋看来,跟其父亲非常的想象。

  同样的仁慈宽厚,孝顺善良,是一个擅长守成处理国事的好孙儿。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原有的大明历史中,朱元璋去世不到两月,朱允炆就在黄子澄,还有朱元璋临终前指派的辅佐人齐泰的劝说下。

  开始了狂风骤雨般的削藩。

  首先就是将叔叔周王朱橚废为庶人。

  朱允炆忌惮朱棣,而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同母弟,害怕他支持朱棣,特意提防他。

  朱橚本身也蓄有异谋,在朱允炆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后,便差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朱橚,把他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

  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建文帝连续将五位叔叔废为庶人,还逼死了湘王朱柏全家。

  同样是削藩,汉景帝面对的汉朝诸侯王的势力远胜于明初的藩王,而且汉景帝与这些诸侯王的血缘关系已经疏远。

  可是汉景帝却没有像建文帝这样急躁和凶狠,做法也算是仁义有据。

  在历史上的历次削藩中,朱允炆面对的威胁其实是最小的,可做法却是最为急躁和凶狠的。

  妄动刑罚谓之不仁,国丧杀叔谓之不孝,以侄废叔谓之不软,不念亲情谓之不弱。

  实际上后来为朱允炆殉节的忠臣高巍曾经提出过一个削藩有效而又不失仁孝的明朝版“推恩令”。

  但却被朱允炆直接拒绝。

  可以说朱允炆在削藩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过“仁孝软弱”。

  这才是真正的朱允炆。

  朱元璋现在所看到的朱允炆,只是朱允炆表露出来的假象。

  或者说朱允炆不得不如此,因为只有表现出聪慧,仁慈,孝顺的面貌,他才有机会夺得大位。

  这自然和吕氏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就目前来说,朱允炆显然是成功了。

  只是任凭朱允炆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朱元璋外出到底去做什么了。

  朱允炆可不敢去打听朱元璋的行踪,大明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风吹草动都能立马查出来。

  况且现在的朱允炆,也没这个势力和能力。

  他的母亲只是小家族出身,在皇城之外,根本帮不到朱允炆。

  唯一可以依托的,也就是目前的陪读黄子澄了。

  只是黄子澄虽才华横溢,但早年也只是翰林院的编修而已,能有什么势力可言。

  “或许是我多想了吧。”

  这一刻,朱允炆的心中十分无奈,同时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触动了他,让他当皇帝的心,更加的渴望和迫切。

  这个念头闪过后,就立即被朱允炆深深的埋藏在心中。

  他清楚的时候,现在还远远不是暴露的时候。

  朱元璋在的每一天,他都必须隐藏好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的继承大位。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