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七夕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了。

  倒是没有士子来难为他,毕竟朱安此人样貌,一眼看上去便如读书人一般。

  虽是穿着麻衣,但穷读书人,穿麻衣的也不在少数。

  院子里,朱安回到自己的房间,忍不住从衣柜里拿出一套新衣。

  大多数的商人,其实在家中,都是有着绫罗绸缎所制成的衣服,只敢在家里偷偷穿,出门就换成麻衣。

  朱安也是如此,如他的睡衣,都是丝绸制作而成,穿上去要比麻衣舒服多了。

  次日清晨,朱安直接起了个大早。

  一般情况下,朱安都是睡在茶楼,很少睡院子里,毕竟院子里的秘密太多了。

  包括院子里的地契,都不是挂在朱安的名下,出事后朱安可以从容的避开。

  七夕这天,只是清晨就听到了外面喧闹的人声,朱安洗漱后,穿上新衣也走了出去。

  和婉清约定的时间地点,还有不少时候,但朱安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先去等待了。

  今天的南京城街道上,格外的热闹,最主要的是,街道上出现了大量的妙龄女子。

  这些女子们三五成群,言笑晏晏,就像没见过的市面的一般,四处游玩,感觉看什么都十分新鲜。

  大明的女子,作为大家闺秀,正常情况下,可能数十天,甚至数月都不会出门一次。

  哪怕出去,也是去女子该去的地方,大户人家的女子,都是马车出门,到了地方才能出来,避免抛头露面。

  哪怕在南京城,大明京师所在,也很少能看到待嫁女子。

  她们闺蜜间,多也是以书信往来。

  朱安行走在街道上,甚至都能闻到淡淡的香味,今天的大明男子,也是格外的兴奋。

  有往来的男女,显然在这一天都越好了见面,一诉相思苦。

  这人群,在朱安的眼中,格外的分明。

  平民,士族,商户,工匠,他们的职业,几乎都写在了脸上。

  所谓读书人,基本上都是以士族为主,眼神的神色,有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京师的平民,说不上面黄肌瘦,但是眼中神彩也黯淡许多,大多数的平民,虽然今天七夕陛下开恩,但他们基本上也是穿着麻衣。

  街道上,是看不见农民的。

  洪武年间,所有的农民是被禁止进城找工作,只能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行动。

  在府衙村镇间,大明各地都设置了关卡,人们要走出规定地域,必须持有官府出具的路引。

  路引在如今可是非常的关键,一旦丢失,守关卡的士兵会直接把你当成逃犯,抓走充军,别说去想去的地方了,连家都不用回了。

  朱安的脚步很快,甚至有点算得上小跑了,随着目的地越发接近,朱安的心情也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这是秦淮河边的一处两层小楼,有些偏僻,但是风景不错,显然叶婉清对于地点,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只是徐易刚刚过来,便看到这里几乎算得上人满为患了。

  好家伙,感情这大明的七夕节和后世的堵车没啥两样了。

  朱安一脸无奈,连位置都找不到,但在这个年代,也不可能离开,只能在原地等待了。

  距离他们约会的时间,还有将近两个时辰。

  小楼二楼的窗口,一名女子投过半掩的窗户,目光落在朱安身上。

  “小姐,我就说朱公子一定会来很早吧。”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