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神州后裔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救我神州后裔于水生火热之中。”

  奉天大殿中,在齐泰开始讲述后,本来还有写窃窃私语,只是听着听着,就已经鸦雀无声,仔细聆听。

  就连朱元璋,身子都是微微前倾,听着齐泰讲述。

  讲述完后,群臣纷纷倒吸一口凉气,震惊不已。

  好家伙,这话说得,真就是太太漂亮了。

  不少大臣悄悄抬头观察陛下面色,果见其龙颜大悦。

  这时,位列六部尚书之一的刑部尚书杨靖,上前一步作揖躬身说道:

  “禀陛下,臣可为齐主事之言作保,臣自《史记》中‘秦始皇本纪’及‘淮南衡山列传’中,也曾看过此相关记载。”

  “故臣同认为,倭国国人乃我神州后裔。”

  “臣同样恳请陛下,解救我神州后裔于水生火热之中。”

  杨靖说完,深深鞠躬作揖。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一时间,文武百官,纷纷躬身作揖,满朝文武无不赞同。

  “诸卿起身!”

  随着朱元璋话落,文武百官尽皆起身。

  “咱真是没想到,那些倭国国人,竟是和我神州一脉,同根同源,即是如此,那咱定不能袖手旁官。”

  “咱得到消息,那倭国目前战乱不休,一些兵败的倭人,战败后于海上集结,随时准备犯我大明江山。”

  “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茹瑺何在!”朱元璋厉声喝道。

  茹瑺上前一步,作揖道:“臣在!”

  “咱令你,调十万军于燕王麾下,立即传旨燕王,敕封为平倭大将军,即日出发,平定沿海倭乱!”

  “另传旨越巂侯,调船三千艘,军五万,听燕王节制。”

  听到陛下这话,兵部尚书茹瑺沉声道:“臣,遵旨!”

  俞通渊,目前大明水师的领袖,其父俞通海,便是最早投奔朱元璋的水师,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更是在与陈友谅的对抗中,先于龙湾之战焚其船,擒其将,又于鄱阳湖水战中,救朱元璋、烧船献计,居功首位。

  至正二十七年,身中流矢,不治而亡。

  俞通海没有子嗣,由其弟俞通源承袭官位,病薨后,因涉及胡惟庸案被去爵。

  由俞通渊继承,封越巂(xi)侯。

  最后俞通渊是于朱棣靖难的白水河之役,在李景隆的领导下,战死。

  “臣,有上奏!”

  这时,工部尚书沈溍向前一步作揖道。

  “何事,说。”

  “臣得土豆,甘薯,玉米粮种甚少,目前无法推广开来,敢问陛下,可有法子得到更多粮种。”

  听到工部尚书沈溍的上奏,朱元璋微微沉思片刻后,道:

  “此事咱心中另有计较,尔只需好生琢磨清楚。”

  “臣遵旨。”

  土豆,甘薯,玉米这些,朱元璋只从朱安那里拿到一些样品。

  这批样品种植下去,需要不断的周期,才能生出第二批。

  而后往复,才能有更多的粮种分发给下面的百姓种植。

  这其中有涉及到一个问题,朱安曾经说过,土豆和甘薯,在几轮种植后,产量就会大幅度减少。

  如此一来,恐怕难以创下亩产千斤的记录。

  朱元璋心思流转,这个问题,估摸着还是只能由大孙来解决。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