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 一言平天下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苛,恐日后无人敢赴难云云……

  靠这孔纬倒是拉了一帮人围在他身边。

  现在朝廷日趋稳定,官员们的老毛病也开始犯了。

  李晔看张俊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问道:“张侍郎以为如何?”

  张俊缓步上前,奏道:“臣不知,请陛下圣裁。”

  “那你们呢?”

  殿中无人言,放归肯定不行,四万人放回去,没有牛羊肯定得饿死。

  分田地呢?地倒是有,可这帮牧民会种吗?而且现在才六月,需要等一年地里才有产出,一年的时间,四万人要吃掉多少粮食?谁来供应?

  李晔摇摇头,行吧,恶人还是自己来做,这点担当要是没有,还做什么皇帝。

  “拟旨令右神威军高文敏遣兵至神鸟县,押送牧民、牲畜到长安。

  银枪效节军指挥使杨师厚,此番有大功,朕欲授爵神鸟县男……”

  李晔又想了想,杨师厚与朱珍不同,朱珍以一军来投,而杨师厚原本是小校,被李晔擢起于微末,先为亲卫,现在为银枪效节军指挥使,虽统领三千人,但品级定的是正五品。

  本想授其正四品的忠武将军,想了想,还是定为从四品的壮武将军。

  日子还长呢!

  “银枪效节军其他上下赏赐,由兵部拟个章程,重赏,惠及家小,朕也要在泾原树上例子,跟着朝廷,自然有大好前程,心里想着反叛的,看看原来泾原军那两万多军奴……”

  “至于四万牧民当从党项族例,此次与党项族颇为不同,有女人、小孩,可按户发卖,户部拟个章程给朕。时辰差不多了,没什么其他事今日就到此吧。”

  “陛下!”

  “孔公有事?”

  孔纬举勿道:“陛下,臣以为牧民发放为奴不妥。”

  “有何不妥!”

  “陛下,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嗢末亦是唐民,不花等部擅动兵戈,此不花子虎等人之罪,与牧民何干。

  昔日太宗皇帝兵行河北,德宗经略淮南,臣亦未听闻发一户为奴,今陛下掠牧民之财,发卖牧民为奴,臣窃以为此举有违天道,非明君所为,此为陛下不取也。”

  李晔听的直皱眉,站在道德仁义的圣母婊高度上,此话还真是无懈可击。

  可现在的李晔可不像历史的昭宗一般,对着这帮文臣一路跪舔,到最后虽然得了“昭”这个谥号,却丢了天下。

  “那孔公以为如何?”

  “发还牲畜,放民放牧,遣官教化,方得太平。”

  李晔笑了笑,道:“好,朕授汝为凉州刺史,教化嗢末之民,不知孔公以为几年当有成效。”

  “这……”

  “若孔公能一言平天下,朕亦无需花重金养大军,是否教朕遣散众军,以军资养民?”

  孔纬脸色赤红,应道:“陛下,臣实无此意,天子当恩威并重,不可偏颇其一。”

  李晔道:“散了吧,孔公,回去好好想想,大唐百废待兴,当砥砺前行,不可自误啊!”

  “陛下,那牧民之事……”

  “牧民之事如党项旧例,此时定议吧!”

  “陛下……”

  李晔目色一凝,道:“孔侍郎,是不是朕对你的好脸色太多了?”

  “这……”

  李晔不待孔纬回奏,转头边走,心下亦是长叹,晚唐忠臣是不少,孔纬、杜让能、孙揆、韦昭度、张承业等等,皆是忠贞不二之臣。

  孔纬为追随僖宗,不顾家中丧事,杜让能、孙揆、韦昭度等更是为大唐社稷而惨死,张承业只做唐官,不受李克用封的官职……

  可忠诚不代表良臣。

  晚唐朝廷的一通乱操作,连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也是长叹感慨,攻打李克用,便是这位大忠臣孔纬的杰作。

  而在李晔眼里,便是天字第一好大蠢蛋。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