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4章 东线战起_重生周隋之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东线战起

  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杨素领着好不容易重新提振士气的六万关陇将士,以及四万蜀兵屯驻于此。

  洛阳失陷的消息,在关西引发了轩然大波,杨素有心领兵东出,收复失地,与崔澈再次一决高下。

  只是这一想法却并没有被杨广采纳。

  河东大败以后,如今又有于仲文溃败于洛阳,杨广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人心。

  相较于直接对洛阳发动进攻,杨广听从苏威的建议,更倾向于调遣宇文述与来护儿北上,袭击崔弃疾的属地。

  崔弃疾年轻,从未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此前崔澈让他坐镇辽东以及青州等地,都是将周边敌对势力给打残了,使得对方短时间内难以发动攻势。

  在杨广看来,自己那个年轻稚嫩的外甥兼女婿,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宇文述与来护儿。

  一旦崔澈东出救援,杨素便可趁机收复洛阳,若是崔澈坐视不理,也能收复青齐等地,提振关西人心。

  杨素对此既愤慨又无奈,诚然,他想要直接出兵洛阳,固然有一雪前耻的想法,但他也同样清楚,崔澈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洛阳。

  此前,崔澈夺取洛阳,他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是向西挺进,占据陕州。

  其二是转道向南,夺取伊州、鲁州。

  两种不同的选择,也代表了两种倾向。

  选择占据陕州,无疑便是要威胁潼关,伺机举兵入关。

  而攻取伊州、鲁州,则是要截断关西与关东的联系。

  关中四塞之地,易守难攻之余,出路也容易被堵死。

  一般来说,关西地区东出,主要有三条路线。

  其一是途经沙苑,经由蒲坂抵达河东。

  但河东早已经被崔澈占据,以麾下大将秦琼镇守蒲坂,这一条道路已经走不通了。

  其二是经由潼关东出,途经陕州,抵达洛阳。

  只是随着于仲文溃败,洛阳也已经归附了崔澈。

  第三条便与伊州、鲁州相关,是走商於古道,经由武关东出,抵达鲁州。

  如今崔澈将这三条通道堵死,自此以后,两淮、江南的粮食再想运往关西,就必须要经由汉中,绕一个大圈才行。

  众所周知,运粮的路线拉长,也意味着成本激增。

  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崔澈截断了关西与两淮、江南等地的直接联系,时间长了,必然会削弱西隋对两淮、江南地区的掌控。

  西隋朝廷再想派遣使者向这些地区传达诏令,只剩了两个选择。

  要么图快,冒险走敌占区;要么求稳,从汉中绕路。

  西隋大臣元善达受命东出,催促来护儿北上进攻崔弃疾,便是冒着性命危险,走的敌占区。

  毕竟是要让来护儿赶紧出兵,时间紧迫,哪能让元善达去走更安全的路线。

  好在运气使然,元善达一路上有惊无险,终究是赶来了徐州彭城。

  元善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