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2章 以退为进,韬光养晦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我便先让他们一子,我倒要看看,这大汉缺了我王莽,能否引来大治之世。”

  几日后,王莽迫于傅太后的压力,主动辞职。

  原本朝臣都属意右将军傅喜担任大司马,但是由于傅喜为人谦虚正直,一直劝说傅太后不要干涉朝政,被傅太后所不喜。

  所以汉帝只能以太傅左将军师丹为大司马,帮助自己辅理朝政。同时又提拔了大量的傅氏、丁氏子弟,一时间仿佛傅氏和丁氏成为天下最显耀的家族。

  但是,虽然王莽隐退了,但是支持王莽的王氏、白氏以及其他力量在朝堂和地方还是根深蒂固。

  王莽回到了自己位于河南之地的新都,在那里结庐而居,一面韬光养晦,一面不断收集朝堂信息,以便能够早日回归。

  身为前朝权臣的王莽一走,汉帝就立马放下心来。

  见朝政已经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汉帝便开始着手解决流民和地方土地兼并的问题。

  大司马师丹立即给汉帝上《限田限奴书》,其中规定:诸侯王、列侯、公主、吏民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以二百人为限,列侯、公主一百人,吏民三十人;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许做官。超过以上限量的,田蓄奴婢一律没收入官。

  这得到了大司徒孔光和大司马何武的大力赞成,认为这有助于解决大汉持来已久的痼疾。

  原本汉帝也是十分中意的,但是得到了以丁明为首的傅、丁两家的阻止,同时也被自己的宠臣董贤所破坏。所以这一个办法并没有被彻底的执行下去。

  汉二年(建平二年)

  由于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民间风潮愈演愈烈,天灾人祸不断,而有关于大汉天命到了终点的说法越来越得到天下人的赞同。

  汉帝让众臣商议,如何解决民间汉命终结的办法。

  太学祭酒刘歆、五帝庙庙祝全道子、待招待诏夏贺良等人作高祖为赤帝之精的谶言,说汉家历运中衰,应再受天命,要改元易号,让上天重新赐给大汉天命。

  于是汉帝便下诏:“汉兴二百年,历数开元。皇天保佑朕这不才之人,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的德行菲薄,岂敢不遵!大凡更受天的大命,必须改制更新,现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朕号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一百二十为度。”

  但是这种办法根本没有用,民间起义不断,边疆游牧民族见大汉势颓,也不断侵扰边疆,使得大汉的军费一下子拉得很高,几乎将国库掏空。

  又有关中关东几百万流民嗷嗷待哺,朝堂上以傅氏、丁氏为首的外戚不断迫害有能力的朝臣,使得局势越加混乱,加上汉帝大手笔的花钱打赏近臣,一出手就是千万钱,就一个董贤,就被汉帝下令赐下万万钱之多。

  又不断的征发徭役,修建自己的陵墓,恰逢其母丁氏去世,为了让母亲和父亲恭皇合葬,葬丁太后于定陶。又征发陈留、济阴附近郡国五万人开挖墓穴并进行封土。

  这几年来,天下各地不是发大水,就是旱灾蝗灾,加之人祸,大汉将要亡的局势越发的清晰,天下人更加期望有一个人来破解这场困局。

  恰好,传出隐居在新都的王莽二儿子王获因为杀死家奴,被王莽严厉责罚了他,甚至逼王获自杀,以赎罪,得到世人的赞赏。

  于是许多官吏和平民百姓都为王莽被罢免鸣不平,要求他复出,解救天下人。

  眼见要求王莽复出的声音越来越大,汉帝迫于局势,不得不将王莽召回长安,但只是让他侍奉王太后,没有恢复其官职。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