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是外星人吧?是吧?_从核能怪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一号人类文明的最高科技太空探测器吗?还挺古老的。”

  穿着硬式辅助动力太空服的李星辰绕过呆萌的玉兔二号小车,看着被聚酰亚胺薄膜包裹的金光灿灿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啧啧称奇。

  “这简陋的保温隔热措施和裸露的线路设备,很有咱们那个世界200年前的太空科技风范。”

  而桂灵22号一边提示他在被这台着陆器扫描,一边控制太空服上的设备扫描着陆器,很快给出了答案。

  “范围可以缩小到230年左右,因为人类联盟历史上也有一台名为‘嫦娥四号’的月球探测器,但是造型和功能略微不同,那台同名设备是执行的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这是两台设备的对比资料……”

  “哦,竟然还有同名的着陆器,”李星辰快速查看了一下对比资料道:“技术水平也差不多,这又是一个平行世界的证据。”

  这个非常好,因为李星辰已经在写论文了。

  就跟短跑冠军去写有关人类短跑极限的论文一样,亲自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他来写相关论文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不过论文的事可以往后挪一挪,毕竟回不去写的再精彩也没用,所以他的目光就看向了嫦娥四号平台上那个比水杯大一些的圆柱体。

  根据桂灵22搜索到的资料,人民联盟航天中心称呼它为月球微型生态系统。

  这是一个由山城大学牵头研制的总重约2.6千克的微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里面装有种子和昆虫卵,以测试植物和昆虫是否可以在地球外共同生长。

  该实验载荷罐中除了马铃薯、油菜、棉花、拟南芥、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空气、土壤、热控与两个相机,可以在零下60度到零下80度内稳定保持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如果卵孵化,幼虫会产生二氧化碳,而萌发的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希望动植物和微生物一起在容器内建立简单的生态系统。

  前几天刚刚着陆就执行了生长指令,然后着陆的第二天低酚棉种子就萌发了,成为月球上首次长出的地球植物嫩芽,也是整个实验目前唯一成功生长的生物。

  再过一天这里就要进入月夜了,到时候载荷会因为没有太阳能电池的电力供给而关机,载荷内温度在没有电力保温下会降至-170°c,因此载荷内的生物皆无法生存。

  不久后植物会被分解成无害有机物,永久封存在科普载荷内部。

  但现在,李星辰来了。

  或者说他的灵光一闪还挺及时,再晚一天就要重新想办法搞到活体细胞了。

  比如直接进入一号地球。

  虽然他现在的情况很特殊,但他也确实没有单独接触外星文明的权限,更没有独自进行异文明外交的权限。

  所以李星辰现在的策略就是不主动、不负责、不……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