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三十五 谋划_全球收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呐!

  回到家里的许四海顿觉压力山大,三千退伍军人的安置重任就像一座大山压在自己的肩头,

  三千退伍军人他养不起!

  许四海第一个你念头就是扩大生意规模!

  首选就是建筑队。问题是建筑队吸收的人数有限,最多100多人了不起了。开铺子做买卖也是如此。

  就算是自己生意最好;规模最大的三里屯新兴饭店,也不过雇佣了20多退伍军人,再加上预备的厨师,一共才40多人而已。

  “看来还是要开厂子啊!”许四海长叹一声。

  开一家厂子,少说也要雇佣而二三百人,再小那就是作坊。

  有了这条思路许四海接着想下去,开厂做啥营生?

  他把身边的生意盟友一个个的想过去,最后还是定格在李成儒的身上,即:还是开一家成衣厂最合适!

  后世的成衣厂都是流水线,只要稍稍培训几天,就能上机子操作,只要不停的推出时装生意还能经营下去。

  也就是说,能安置数百退伍军人。

  想法很好,但也不是没有困难,那就是营业执照。

  目前朝廷还没有这样的条文,可以容纳一家个体户的工厂。

  俗话说名正才能言顺,一家厂子要是没有正经的身份,谁会相信你?

  这件事许四海自己是没能力操办的,他觉得想要落实这件事还是要去找柏大爷。

  他还想起来明年就是国内俗称的“企业元年”,工农建商四大银行成立了,民企的梦想公司也成立了,自己何不趁着这股东风,也搞几个正经的公司?

  现在朝廷要自己安置退伍军人,不就是个交换条件?

  有了点眉目,许四海稍稍宽心点,他继续顺着开厂这个思路想下去。

  一服装服装厂几百人足够了,距离三千的数目还差的很远,这就意味着还要再开几家厂子。

  他直接想到了香江的三位老哥哥,想要鼓动他们一起去特区开服装厂,以天朝的低廉的人工成本去换取欧美的市场。

  许四海左右盘算这计划可行!

  只要搞好了,一两千人还是可以容纳的。

  还剩下几百人要处理,许四海的头又疼了!

  最后他还是想到自家的老三。既然老三一直喜欢建筑业,不如就给他建设一家水泥厂,这也能消化掉几百人,

  这样基本就差不多了。

  在加上吴伟那边,养殖场也能继续扩大,容纳几十人还是可以的。

  自己十一还要开炸鸡店,又能吸收十几退伍军人,要是生意好,还可以开分店。。。。。。

  他还想到要是炸鸡店生意好,一定竭尽全力的扩大,一来是安退伍军人,二来也是抢在美国山得士炸鸡之前,抢占天朝的市场。

  心思定了,全都想通了,许四海这才打了一套拳,练了一趟刀法安心睡觉。

  早晨赵斌还在胡同口摆菜摊子,许四海还去帮忙。

  他还看到胡同口新开的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