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无力回天_崇祯重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到孙传庭,陈奇瑜先是夸赞了一下他的成绩,而后又询问道:

  “陛下命我询问孙制台,若要陕西安稳,需要多少粮食?迁走多少移民?”

  孙传庭为救灾忙了近一个月,神情很是疲惫。听到陈奇瑜的话后,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颇有些沮丧地说道:

  “陛下问的问题,恕我无法回答。”

  “上个月接到旨意时,我已经尽量把这场旱灾往高里看,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

  “普通的旱灾通过兴修水利,多少能产些粮食。纵然粮食减产,也不至于绝收。”

  “但是这次的旱灾,老天爷根本不给活路。从五月到现在,竟然一直亢旱。”

  “三伏天的亢旱啊,河流都开始见底了。之前灌溉的土地,现在都在枯死。”

  “这等老天爷降下的灾难,实在无力回天……”

  说着这些事情,在下属面前一向显得十分坚强的孙传庭,竟然眼泪纵横。因为他真的认识到,这是无力挽回的天灾!

  陈奇瑜闻言沉默,不知要说什么好。以他一路上所见,西安府这边的情况远比延安府要好,却不料在孙传庭看来,仍旧无力回天。

  这让他心中沉重,更深刻地认识了此次旱灾。

  孙传庭哭了一会儿,发泄了一下压力,很快收拾好了心情,说道:

  “很多水浇地保不住的事情,应该瞒不了多久。”

  “只要老天不下雨,河流迟早干枯。”

  “最迟下个月,看不到希望的饥民,就会开始逃荒。”

  “没有粮食赈济,很快就有民乱。”

  这是他的预估,得到陈奇瑜的赞同。

  担任过地方官员的他知道,就是正常年份,夏收、秋收之前,贫民都会有一两个月困难期,也就是俗称的青黄不接。

  以前因为能盼着秋收,贫民会靠着挖野菜、吃树皮等坚持。现在秋收注定绝收,那些断粮的贫民,绝不会留在家乡等待——

  七月的时候,估计就有很多灾民逃荒,需要粮食赈济。

  但是朝廷的粮食,绝不可能在七月份就大批量运过来。

  这不仅是京畿大旱,朝廷没有多余粮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道路限制,没办法把大量粮食千里迢迢地运过来。

  所以他这个时候,更认同皇帝的移民决定。除了移民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不过移民也需要粮食,不能让灾民在路上就饿死。临近海边的驿道还能从海边和运河运过去粮食,但是陕西这边,就实在没办法了。

  陈奇瑜询问孙传庭道:

  “粮食和移民的事情,孙制台打算怎么解决?”

  “陛下已经决定,在朝廷推动陕西戒严。”

  “戒严令下达之后,由孙制台掌尚方剑,统揽一切大权。”

  “陛下可是把这边的重任,都交给制台!”

  孙传庭早有这个觉悟,面色十分平静,丝毫没有统揽大权的欣喜。

  向陈奇瑜冷静地说出,他构思了一段时间的谋划:

  “我打算向陛下请求,在陕西成立都护府。”

  “以陕西都司和陕西护军府,掌管军令政令。”

  “陕西所有府县,都转为军民府军民卫。”

  “民众要全部编入卫所,分批向海外迁移。”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