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崛起机遇_上杉的野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沢平原上,南边是北条家的七千余人马,北边则是上杉宪义的一千五百人的殿军,以及上杉宪政的本阵。

  双方距离不过两百步,气氛有些压抑,虽然上杉宪义还可以稳住殿军,但是本阵里的主力大军却是军心不稳。

  过了片刻,随着上杉本阵里的爆发一阵喧哗声,这才打破了所沢平原上的压抑。

  本阵里的大军原本还以为要和北条家再战一场,所以一开始士气低迷,并且有部分人直接就上州方向溃逃。

  上杉诸多家老当即催促上杉宪政撤阵,上杉宪政在看到北条氏康大军士气高昂,大摇大摆的模样后,一时间羞愤难当,不肯撤阵。

  但是随着长野业正,仓贺野直行等家老联合进言的时候,上杉宪政也冷静了下来,之前的血勇一下子全部消失,他急忙下达了撤阵的命令。

  本阵大军一听到撤阵的命令,一时间高兴的喊了出来,形成了喧哗声,然后他们连本阵都顾不上了,直接拍拍屁股就往上州跑了,只剩下一片狼藉留给上杉宪义收拾。

  随着上杉大军后撤,留下来当殿军的一众士卒开始左顾右盼,有些人害怕的浑身发抖,有些人看向了上杉宪义,这时候只要上杉宪义后退一步,他们就会立马丢下武器甲胄逃跑。

  只有大谷朝宏一脸兴奋的脸色看向上杉宪义,在他看来,北条家已经没有武将是主公上杉宪义的对手,那么拦住北条大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上杉宪义活着回去,肯定会得到上杉宪政的重用,毕竟上杉宪义是上杉宪政的马迴众,是宪政亲近之人。

  又加上上杉宪义拼死殿后,拦住北条的人马,让上杉宪政安全回去,就这么一份功劳,没有重赏肯定说不过去。

  虽然说上杉宪政不像织田信长那么雄才伟略,但也是一个从小就见证战国乱世,并且他的家督之位还是从上杉宪宽手中夺得。

  这就得说起享禄之乱了,这一次内乱涉及古河公方家和山内上杉家的内乱。

  享徳3年(1454年)开始的享德之乱,关东武家中心的古河公方家、关东管领上杉家也不例外。

  从第2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到第3代高基的继承过程中就有嫡庶之争,与此同时关东管领家政氏一方的上杉显实和高基一方的上杉宪房也为了家督职位大打出手,许多武家也卷入其中,这就是被称为“永正之乱”的大规模内乱。

  随后从第3代古河公方高基到第4代晴氏的继承过程也再一次孕育了比永正之乱规模小一些的新的纷争,同时上杉宪房死后他的儿子上杉宪政只有三岁,所以养子上杉宪宽继位,这便埋下了嫡庶之争的隐患。

  古河公方家主要是足利晴氏与足利高基之间的争斗,最后以足利晴氏获胜而结束。

  至于山内上杉家,就得从享禄2年(15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