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六十一章 水战初哥——风筝术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本镇台就要好好领教领教。”岳甫的劝说并没有压下卢德斌心头的怒火,红巾军这般的拿大和看不起人,不狠狠的教训一把,他卢德斌丢不起这张脸。

  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红巾军水师营这边纯粹的一群泥腿子,无一人会在水上玩排兵布阵,之所以列出这样一个一口全吃的阵型来,仅仅是为了完全挥自己的火力而已。

  帆船时代的战舰,作战时都是横列以对,并不是铁甲舰时代头对头的互射。前者的舰载炮主力都是放在甲板船身两侧,而不是在船。那里有的话也就是一门船炮而已。

  战列舰,战列舰,之所以称为“列”,原因就在这。能全部挥出自己最强火力的时候,都是横列排开的。

  红巾水师营图的就是这个,而为此被卢德斌看成是‘一口全吃’的包围阵型,却也无法解释,因为这完全是两种时代战术的差异。

  “敌进五里。”了望手的呼喊惊醒了梁纲,“五里??”,微眯的眼睛中射出一缕精光。

  “试射。”一声大叫从陈达元的口中喷出,这不是他观察到了梁纲的神色变化,而是自己纯粹的自主命令。

  “准备……”随着陈达元的命令,甲板上洪亮的喊声响起,了望台上旗手也上下挥舞着手中的彩色旗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所谓的“试射”就是编队中相隔开的四艘大沙船按照了望手的报数进行试探炮击,为的是测量一下双方的具体距离,之后再进行进攻。梁纲的船队上配的有测视仪,这一点比依靠“目测”来的靠谱多了。

  “轰……轰……”

  站在船的梁纲感到脚下的甲板微微一震,嘴角不由得挂起了微笑,这就是大吨位战船的好处。除了众人皆知的载炮数多外,另一个好处就是炮击后的振动

  自从火炮被运用到船上之后就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火炮的后座力。当大炮击时,瞬间产生的后退力是很大的,吨位越重的大炮就越是如此。在制退复进器还没被明出的情况下,战船上的炮手还要在每次炮击后重新将后退到炮仓的火炮推至舰桥。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欧洲的战舰也不过是用后退索在炮座前后环进行反复穿cha泄劲,配以金属弹簧以消除后座力。(炮管与底座之间安装一个缓冲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的作用力。)

  风帆战舰时代,不管是最顶级最坚固的一级战列舰还是非常寻常的巡洋舰,都很少出现多炮齐射的场面,更无全舰齐射的可能出现。全都是一炮挨着一炮的打,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火炮那巨大的后座力。

  想象一下**十门、一百多门重达几千斤的大炮齐射的场面,那么巨大的反震力什么样的木制战舰能承受得起?所以,现代描述18、19世纪(中叶)海战场面的电影中经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