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三章 莫非我又要挪窝了_红色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可在农家而言,这都是救命的玩意儿,薛向吃干抹净,双腿一迈倒是简单,可留给老方的必是巨大的亏空。

  这个薛向早有经验,早些时候,他下乡不也是如此么,人家听说是薛裕禄,给钱都不要,后来,再下乡,能带干粮薛向就自己带,若是实在没法子了,薛向也只扮作路人,上门买饭,东北民风粗犷豪迈,虽然也多不会要钱,至少弄的也就是家常菜,薛老三吃得也安心。

  方老实知龗道薛向贵人事忙,也不好再劝,便拉扯薛向要唠会儿磕儿,却是正中薛向龗下怀。

  方老实点燃烟,便在梗上坐了,薛向挑起了话头,问了家里的收成,收获,方老实便接上了话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许是薛向在侧,方老实照顾他官员身份,尽量都往好龗的方面说,说了有老灌口灌田,收成有了保证,又说了村上的官儿少了不少,今年省了十多块的役钱,而方老实说得最高兴的是,去年冬里到丰乐乡搞副业,帮着基建处搬了个把月砖,他和儿子一共赚了六十多元……

  方老实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说完收入,又说了家里的生活,虽然稍尽修饰之词,可薛向还是听出来了,他家里仍旧不怎么宽绰。

  听了方老实说了半个多钟头,薛向只觉比看一天文件,收获还大。首先,他知龗道了精兵简政的实际效果,比如方老实先前言道的那所为役钱,只怕就是原来用来养村官之用,别看这十多块虽少,可也是百来斤粮食,省下来,就够全家半拉月的嚼头。

  其次,他弄清了萧山建港,对最底层群众的具体影响,一家一户一月能在那处挣上六十多元,这个数目很让薛向满意,可满意之余,又喟叹这活儿不能久做,形不成规模。

  最龗后,他知龗道萧山经济上天了,普通群众的生活还是困难,至少这偏远之地的群众,几乎还过着以前那般贫苦的生活。

  薛向又给方老实上了根烟,悄悄天色渐晚,便待告辞,哪知龗道,忽然,地头又蹿出两个瘦小的身影来,竟是一男一女,两个六七岁的娃娃。

  那两娃娃浑身脏兮兮,一个手里掐着条小指粗细的水蛇,嚷嚷着晚上加餐,一个手上被马齿苋划了个扣子,扑倒方老实怀里撒娇。

  听称呼,薛向知龗道这俩孩子,皆是方老实的孙子,孙女。

  刚问完俩娃娃年纪,薛向的心就凉了。

  很明显,这两娃娃如此年纪,这个时间,应该在学校,或者刚迈出校门,准备回家,可看他俩模样,便知龗道没有上学。

  薛向几乎不用张嘴,就知龗道是怎么回事儿,可他又能说什么呢,难不成去跟方老实分析读书是改变穷人家孩子命运的唯一出路,还是该讲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薛向掏出两张五元的票子,塞进两娃娃怀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