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9章 南攻北守(2)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布防图递给高伯逸。

  “綦连猛守城应该问题不大。他已经在平阳周边建了五座小城,都是沿着汾河而建的,并未直接拱卫平阳城(山西临汾)。”

  按照这个时代的军事常识,建立防御的小城,应该作为大城的“卫星”,以成“犄角”之势。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避免大城成为“孤城”。

  而你沿着汾河建五座小城,那能有什么用?

  杨素看样子并不像是在高伯逸面前告状,很显然,他是看出了一点眉目的。

  “有点意思,你继续说下去。”

  “是!”杨素顿了顿继续说道:“綦连猛是采取前轻后重的办法,并未在平阳城布置重兵,而是将军队驻扎在了周边汾水边上,并筑城。

  主公请看,这个位置,不仅能够给平阳城支援,而且还可以扼守汾水关。可谓是一道锁就将两座城都看牢了。

  卑职觉得若是不出击,只守成的话,保住平阳城绰绰有余。”

  杨素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在晋阳为数不多的补给线当中,沿着汾河运送补给,乃是一条最便捷最合适的方法。

  而这五座小城,正好扼守住了河流的关键地点。运粮的船,能够直接在城外的栈桥停靠,倚靠着汾河,将五座城池天然的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可以互相支援。

  高伯逸凝神看着杨素送来的布防图,心中大定!

  晋阳那边,由于原本的六镇鲜卑一直苦心经营,所以那里一直都有各种条件,打一场防御作战。只要不浪,守住北线一点问题都没有。

  “对了,那里的棉花,铺开了么?”

  今年由于晋阳错过了春耕,无法播种粮食,所以高伯逸只好让杨素牵头,在晋阳周边种植棉花!因为棉花播种季节比较靠后一点,所以刚刚好赶上能用。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要铺开棉花的生产,难度真的挺大的。

  “主公请看这个。”

  杨素从袖口里拿出一个纸包,高伯逸拆开一看,里面有一团白白的棉花,质地看起来,比高昌国的要好些。

  “主公目光如炬,晋阳地界,确实适合种棉。今年也是精耕细作,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挺好的,比之前主公给我看的还要好。

  只是,这东西能织布么?”

  棉纺织这种工艺,一旦爆发出来,那是会引起工业革命的!

  现在高伯逸还是小身板,根本就玩不起。

  “织布是可以织的,但是,技术还不算很成熟。”

  高伯逸轻叹一声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棉纺织跟丝绸纺织比,那还真是个弟弟!南北朝时期的丝绸纺织,已经可以算是集合前代人的大成。

  虽然比不得百花齐放的唐代,但是丝织品,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拳头产品”。而棉纺才刚刚开始,连织布都容易断,纤维不够长,韧性不够高。

  “晋阳苦寒,棉花的纺织可以排到后面,先把棉被普及就行。我给你的信上是这么说的,听说情况还不错?”

  听高伯逸这么说,杨素恍然大悟道:“邺城的纸被,有好些直接送到晋阳来,将棉花填入其中,然后再运回邺城贩卖。”

  还能这样操作?

  一时间高伯逸也是有些错愣,要知道,造纸工坊就是他本人的,结果有这么一档事,他自己居然都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