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7章 硬气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事后,他平安无事的带着使团离开了长安,准备前往晋阳,然后从晋阳北面返回国内。没想到在两国交界的平阳地区(今山西临汾),使团遭遇身份不明的“马匪”截杀,仅使节本人逃出生天!

  这一幕让突厥使节借道北齐,顺便谈筹码的企图彻底破灭!于是突厥使节灰溜溜的返回关中,出萧关来到祁连山脉,然后跟着一支商队返回突厥王庭。

  至于那支身份不明的“马匪”到底是哪波人,这位使节心里有数,之后突厥亦是心里有数,只不过他们谁也不会说出来,就当无事发生。

  ……

  长安的勋国公府上,韦孝宽看着三四岁的孙子韦国成,拿着一根树枝,在府里追打着一只大红鸡冠的公鸡,不由得失笑着摇了摇头。

  所谓“隔代亲”的意思,就是同一件事,爹看到儿子顽劣,呵呵一声抄起家伙就打;爷爷看到孙子顽劣,同样是呵呵一声,只不过只是走过去摸摸头,轻轻训诫一番。

  长安的“鸡鸭令”下了以后,各家的家禽确实多了起来,同时引起了一种不好的风气,那便是民间斗鸡蔚然成风,赌博横行!

  嘛,这也是政令的副作用,杨坚作为始作俑者,就当看不见,毕竟对付蝗灾比较重要。至于其他的,现在还暂时顾不上。

  韦孝宽如今也正好五十岁了,生命的余晖正在闪耀,然而也是时日无多。韦家乃是关中老牌汉人世家,树大根深,却也跟北周的国运相连,退无可退。

  前八柱国的于谨,可以丢一个儿子去独孤信那里,他韦孝宽却不能这么做,因为宇文邕看着在呢,现在的他,只能跟着北周一条道走到黑。

  正因为这样,所以路才格外的不好走啊!

  “阿郎,陛下派人来传唤,让您直接去隋国公府上。”

  如今杨坚受宠,已经被封为隋国公,可以说是“开宗立派”,不再靠着弘农杨氏的招牌了。

  韦孝宽觉得这是明智之举,因为弘农杨氏如今明摆着是选择了北齐那边,杨坚这一脉不过是闲棋冷子而已,杨愔甚至是杨素一家,才是人家看重的大头。

  杨坚的政务和权术,从来都没有让人失望过。

  “行了,我知道了。对了,韦总(韦孝宽的次子)回来了以后,让他在我书房等着。你看看我孙子(韦国成)整天撵鸡像什么话。

  十年生养,百年教养,这样的道理,还需要我天天说吗?他是怎么教儿子的?”

  果然,孙子不听话就拿儿子出气!韦孝宽虽然军略无双,算无遗策,可是在某些方面跟寻常人家别无二致。

  得罪孙子的事情,让儿子去做,那么他这个爷爷就永远是个慈祥的“好爷爷”。

  韦孝宽面前的老仆不敢笑,只得行礼退下,把今天这一幕烂在肚子里。

  当韦孝宽来到隋国公府上的时候,宇文邕和杨坚都已经等候多时了。

  “今日没有陛下和朕,我们平辈相称即可。”

  看到韦孝宽要行礼,宇文邕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客套。

  “陛下,礼不可废,陛下乃是一国之陛下,而非是一人之陛下。”

  韦孝宽面不改色的说道。

  “行了行了,你们一个两个说的话都是一样的。朕今日来就是想问问你,我们要怎么收拾突厥。”

  说到这里的时候,宇文邕脖子上的青筋几乎都要暴起。

  “打,但是不能撕破脸。”

  韦孝宽拱手说道:“不给他们教训,他们会蹬鼻子上脸。撕破脸了,齐国来攻时,他们又会袖手旁观。这个尺度很重要。”

  这一章有个不起眼的大人物出现了,猜猜是谁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