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八章 世纪之战_大唐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拜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赐给他鼓纛。

  夷男非常高兴,派使入贡,在郁督军山下建立牙帐,占有东到靺鞨,西到西突厥,南到大漠,北到俱伦水的广大地区,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霄等部都归属之。

  贞观三年八月,毗伽可汗又派他的弟弟统特勒入贡唐朝,李世民又赐给他宝刀、宝鞭,夷男非常高兴。

  而在此之前突厥小可汗突利,早就已经和颉利可汗彻底决裂,还互有征伐。

  偏偏颉利可汗任用奸臣,搞得麾下各部族怨声载道,早就对他离心离德了,又连续遭遇雪灾,牛羊冻死无数,实力受损非常严重。

  再加上前不久丢掉了朔方城这个南大门,形势逆转成了大唐对突厥草原予取予求的局面。

  如今再有薛延陀的崛起威胁着突厥北部,颉利可汗非常害怕,这是被南北夹攻的局面啊,所以赶忙派使来唐称臣,并请婚,行婿礼。

  可惜他觉悟的太晚了,当年给大唐造成的羞辱又太过,李世民早就想弄死丫的一雪前耻,只不过一直在等待时机成熟而已,如今正是报仇雪恨的好时候。

  同为李世民潜邸老人的代州都督张公谨,就是那个玄武门之变时靠着一膀子力气,生生把玄武门的大门给关闭的猛将,也是和李世民想到了一处,上表提议攻伐突厥。

  张公谨向太宗介绍可以击败突厥的六条理由:第一,颉利国内政局混乱;第二,薛延陀等部叛离;第三,突利、欲谷设等都对颉利有怨言;第四,突厥之地遇灾,粮食缺少;第五,颉利亲近胡人,而胡人容易反叛;第六,汉人在突厥的很多,唐朝出兵,他们必定响应。

  于是李世民以颉利既然已向唐朝请求和亲,而又援助梁师都为借口,于贞观三年八月正式发兵攻打突厥。

  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前去征讨突厥。

  听闻消息以后,突厥俟斤九人带领三千骑兵降唐,拔野古、仆骨、奚等酋长也帅部众降唐。

  李世民又以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兵十多万,全部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而慎独是单独作为先锋官被征兆过来的,直接就在大帅李靖麾下效力。

  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带领手下翎卫一同出征,而是孤身前往的,要的只是他本人的勇猛而已。

  就在慎独那边带着家伙事,跑去集结地接受李世民的检阅时,另一边还发生了一件同样足以被记入史册的事情,当然如今看着还不起眼。

  玄奘修习佛教经典,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产生西去印度求法的念头。

  贞观元年玄奘上表,请求西行,但未获李世民批准。

  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私往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

  同样赶在贞观三年八月,玄奘独自一人由长安出发,偷偷的度过了关隘,经数年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印度。也就是那位著名的唐僧本人了。

  李世民虽然怜惜唐玄奘的才干,但眼下显然也无暇去顾及这么个人物了,全副心神都放在眼下这场世纪之战上呢。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