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避暑山庄随想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罪及师友。徐述夔著有《一柱楼》诗集,其中“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二句,被乾隆帝定为“大逆”,理由是借朝夕之“朝”读作朝代之“朝”,“要兴明朝而去我本朝”。结果不但把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戮尸,徐的孙子和为诗集校对的人也全都处死。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搞得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以字迹与人交往。”

  绿树红花掩映中巍峨的文津阁,你能说得清吗?乾隆对文化是贡献多,还是毁坏多?

  “观莲所”是一处观莲赏月的幽雅场所,康熙特将此所辟为书房,让自己喜爱的孙儿弘历在此读书,并亲自为他讲解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还教他射箭、打枪、狩猎。作为一国之君,能够这样苦心培养接班人,目光可谓长远。坐在观莲所前,望着盛开的莲花,我又产生了疑惑。避暑山庄的主殿名“澹泊敬诚”,可见康熙希望子孙澹泊明志,敦敬诚信。为了表示“澹泊敬诚”,康熙命令大殿不着油漆,全部素面朝天。可这大殿全部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又称楠木殿,其造价要高出用其它优质木材几十倍。康熙的这种虚伪与奢华不知对子孙又作何影响?

  登上金山塔顶层极目远眺,如众星拱月般的外八庙清晰可见。为联络、团结塞外的少数民族,康熙开始修建外八庙,作为接待少数民族领的场所。乾隆最终完成了祖父的遗愿,将外八庙工程修建完毕。这外八庙模仿布达拉宫等少数民族建筑,修筑得*雄伟,气势恢宏,令蒙古、西藏的王公贵族十分满意。可是注意联络团结边疆少数民族的乾隆却对外闭关锁国,下令商人及知识分子一概不准到海外贸易、考察,汉人出洋者为“自弃王化”,不论官民一律杀头,没收财产,并且保甲连坐。这样,中国历史性地失去了与外部世界互相学习、同步前进的机会。西方在这一时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展为达的现代国家,而一直到明朝还居世界政经领先地位的中国却大大落后了。如果清初的皇帝能够把修建外八庙的作法扩展到对外交流,与世界各国联络勾通,中国的面貌当是大不一样了。

  怀着感慨和惆怅,我漫步离开了深深令人回味的避暑山庄。在返回的路上,我继续在头脑中进行思考。余秋雨先生也曾经对避暑山庄做过仔细认真的考查,写出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的长篇文章。确如余秋雨先生所说,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背影,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清王朝的历史真相。以史为镜,可以鉴古今。避暑山庄既是清王朝的背影,也是清王朝的镜子,足以引起人们反思、回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反思后的启迪,也是可以引起我们今天的警省的。

  欢迎读者对我的作品给以评论、投票、收藏和支持,谢谢大家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