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方企业家29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但因时日久拖,潘恩在园刚建成时便亡故,豫园实际成为潘允端自己退隐享乐之所。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由于长期挥霍无度,加上造园耗资,以致家业衰落。潘允端在世时,已靠卖田地古董维持。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张升衢遭贬黜,随即停工。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

  清康熙四十八年,阳历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城隍庙东部土地两亩余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乾隆二十五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恢复当年园林风貌。修复后的花园实际上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城邑士人乡绅们集会雅玩的园林,但规模布局还依照潘氏豫园,保留了文人宅园明秀雅洁的风貌。原临荷花池的乐寿堂已颓圮,复建在原址上建起形制高大华丽宽敞的三穗堂。

  道光二十二年,阳历1842年,英军从北门长驱直入,驻扎豫园和城隍庙,司令部设在湖心亭。豫园‘风光如洗,泉石无色”。咸丰五年,阳历1855年小刀会起义失败,清军驻扎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厅得月楼花神阁莲厅皆遭损毁。咸丰十年,太平军东征,清政府请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又作兵营,“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建造西式营房。

  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商业发展较快,一些商业行会在豫园设同业公所,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同治七年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艺人,诸如相面测字卖梨膏糖拉洋片等在此设摊,逐渐成为固定庙市,后演变为商场。光绪元年,阳历1875年,豫园内有豆米业糖业布业等21个工商行业设立公所,一些公所还设立学校,旧有古迹日趋湮没。”

  听罢这段介绍,记者们唏嘘感慨,外国侵略,内乱动荡,使名园命运坎坷,饱经苍桑呀!

  众人走进位于豫园正门附近的三穗堂。龙新亭介绍:“此堂其意‘禾生三穗,乃丰收之朕兆’。有5间大厅,屋宇宏敞。大厅中间有“城市山林”和“灵台经始”匾额。匾额下是书法家潘伯鹰书写,豫园主人潘允端撰文的《豫园记》。三穗堂南临大湖,堂前桧柏分植,景观颇广远,“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东西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三穗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