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八章 世界一片哗然_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余人向马尼拉挺进。美军车辆从四面八方涌向巴丹。12月26日,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1942年1月2日,本间中将的部队以两路纵队进入马尼拉,庆祝了元旦。巴丹半岛是一个只有25英里长、20英里宽的小半岛。麦克阿瑟将8万多美菲军集中在这里,准备同日军展开持久战。1月10日,本间中将指挥军队开始进攻巴丹。

  3月初,在菲律宾作战的日军有1万人左右染上了疟疾、痢疾,只有3000人可以参加战斗。麦克阿瑟并不知道这一情况,他正在为自己部队有五分之四的兵员患上疟疾而焦虑。这时,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将军当日军俘虏,便命令他把军队交给温赖特中将指挥,派他前往澳大利亚,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司令部总司令。麦克阿瑟拒绝乘坐相对安全的潜艇,海军只好派鱼雷快艇将其送往菲南部的卡加延,在那里转乘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飞澳。3月底,日本援军到达菲律宾。4月3日上午10点钟,日军开始对巴丹半岛发起总攻。在日军强烈的攻击下,饿得发慌的美菲军乱作一团,纷纷弃阵而逃,有的走小路,有的翻山越岭,有的则沿着海岸公路奔跑。4月8日,温赖特司令下令撤退。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只有海军少数官兵撤退到小小的科雷吉多尔岛。

  4月9日,爱德华?金少将率领7万余人的巴丹守军投降这是美军历史上缴械投降的最庞大的一支队伍。并且这是违反命令的投降行动。麦克阿瑟将军在澳大利亚几次重申了战斗到底决不投降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根据美国总统、美军总司令罗斯福的指示。巴丹守军的投降,震惊了华盛顿。考虑到弹尽粮绝的实际处境,当天,罗斯福总统亲自给温赖特将军发布新的指令,改变了以前战斗到底决不投降的命令,授权温赖特将军可根据实际战况和后勤供应状况,自行做出决定。

  所以美军投降的人数是仅次于这次日军向华夏远征军投降的人数,这样一来美国媒体又怎么可能大量的报道缅甸的战况呢?美国的新闻报纸都只是一笔带过。

  在英国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当初英国就是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才将缅甸的防务全部交给华夏远征军。现在,华夏远征军打了一个空前的大胜仗,又间接地把本来属于英国的缅甸拿了过去,这让英国人的脸往哪里放?虽然英国很想要回缅甸,但这个时候提出来显然是很不合适的。英国的新闻也基本上不报道这一事件。

  日本的新闻报纸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军队打了这么一个大败仗,又投降了十几万人,这可是一个大笑话。日本的新闻报纸就只能采用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办法,说日军消灭了数万远征军,最后退入泰国境内。现在日本人可不敢把真相在国内公布,要是那样的话,会大大打击日本国内的士气,对今后的作战更为不利。

  德国和意大利更是把日本这个不太给力的盟友恨得牙痒!他们可不想因此而影响了军队的士气,所以更不会报道这次战役的情况。

  当然,在华夏国内,这次缅甸大胜利就铺天盖地的宣传开来!因为这可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胜利!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