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孝王篇二十三_战国之大秦质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可以看出这位陈侯心中的那份畅快。

  不仅如此楚国使者这种前倨后恭的表现,让这位年轻的陈侯越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道理。

  弱国无邦交。

  君不见前番楚国使者来到陈国面对陈侯及陈国众臣之时,是何等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君不见此番同样的楚国使者来到陈国面对陈侯及陈国众臣之际,又是何等的笑脸相迎、谦卑有礼。

  国家邦交之上的主动或被动从来都不是邦交本身所能够决定的,靠的是国家所拥有的强大国力作支撑。

  此番楚国使者的态度为何会发生几乎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就是因为陈国的军队与盟友吴国的军队一起击败了此前不可一世的楚军吗?

  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陈侯田因齐原想把眼前这位如同优伶戏子一般的楚国使者,从他陈国的大殿之上驱赶出去。

  可是当听清楚了楚国使者奋力喊出的求和条件之后,齐侯田因齐的心立刻就平静了下来,思索起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楚国这次的求和条件说得很清楚。

  对陈国,楚国愿意割让部分的淮泗之地;对吴国,楚国愿意赔偿半个越国之地。

  不仅如此楚国还表示至少五年之内,楚国不会再对陈国和陈国的盟友吴国动手。

  当然这只是楚国使者所抛出的一个大略的方案,具体的休战和约还需要楚国、陈国以及吴国三方具体的商议。

  尽管如此,楚国使者所抛出的这份停战条件,还是让国君宝座之上的陈侯田因齐目光之中带上了一分意动。

  相比较于楚国使者在陈国之地的待遇,派往吴国的楚国使者的遭遇就可以用凄惨来形容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当今天下列国诸侯之间通行的规则,吴国也不至于说是违反这条而招致对于自己不好的名声。

  只是对于这个从侵犯自己国家国土的敌国派出的使者,吴国上下可没有给出什么好脸色。

  还没有等这位楚国使者在吴侯项昊面前将话说完,他就被吴军士卒连带着他和他怀中的楚国国书一起被扔出了吴国重镇丹徒的城门。

  就这样楚国派往与此番大战有关各国的使者都有了各自的结果,最北边的齐国满口答应,中间的陈国迟迟不决,最南同时也是此战主力的吴国无比坚持。

  接到了来自这几处楚国使者的回报之后,郢都城中楚王芈良夫的视线不由看向了楚国的西北方,他在等待着令尹景言能否给他带来好消息。

  令尹景言也并没有让他失望,就在三国纷纷表明自己态度之后不久,地处华夏西北的秦国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秦国愿意出面调停吴楚之间的这一场战事。

  秦国的这一番话虽然十分简单,但其背后的分量不可谓不重。

  首先秦国乃是如今的天下第一强国,虽然这些年来秦国一直忙于国内发展而无暇东顾,但其在天下诸侯之中的威望几乎没有国家可以与之匹敌。

  另外经过这些年政治、邦交、经济等各方面犹如润物细无声一般的渗透,一南一北与秦国接壤的魏国与韩国几乎已经成为了秦国脚步的跟随者。

  看似秦国代表的只有一个国家,但是身处都城咸阳的秦王嬴渠梁能够影响到的可是三个国家。

  加上一向奉行与秦国交好的中山国、卫国、郑国等一干中小型诸侯,秦国的这一句表态的意义可谓重若千钧。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秦国明确表示愿意出面调停之后,吴国、陈国以及楚国纷纷表示欢迎秦国作为中间国参与到三国的和议之中。

  数月之后,秦国、楚国、陈国和吴国在原来的越国都城会稽展开和议,达成了一系列的停战和约。

  自此,这场吴楚战事彻底落下帷幕。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