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横财_人在茅山,举教飞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牧之的目光越发亲近:“难怪上天要借我的手保下小六子,原来是希望我们相认。”

  听到相认这个词,张牧之起身抱拳:“大沟镇张家,张牧之,见过族长。”

  “族兄,坐,坐,坐。”

  张恒拉着张牧之坐下:“您比我年长,当年又追随过护国将军,也别叫我族长了,看得起我,就叫我一声阿恒就行。”

  张牧之再怎么说也是张家人,哪有管自家族长叫阿恒的,他也没这个辈分啊。

  思前想后,张牧之取了个巧,笑道:“我还是叫您恒哥吧,咱们是平辈,您又是张家族长,从族里算起来,相当于您比我大了半辈,咱们就按规矩来吧。”

  张恒一听也没拒绝。

  因为在族里只要是跟他平辈的,不是喊他族长就是恒哥,哪怕你七老八十了,辈分低,也逃不过这个规矩。

  咦!

  张恒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让子弹飞》中,黄四郎有一笔钱藏在县衙大堂里。

  这笔钱,足有八十万大洋。

  “族兄,你来鹅城是为了搬到黄四郎?”

  “对。”

  “想好怎么办了吗?”

  “还在想。”

  “这样啊...”

  张恒心中微动,低语道:“我得到密报,鹅城四大家族之黄家,当代家主黄四郎生性谨慎,信不过银行和票号,所以他的钱都是自己藏起来的,其中有一笔,就藏在县衙大堂的木板下。”

  “真的?”

  张牧之楞了一下。

  他在县衙住了几天了,都不知道有这种事,反而为扳倒黄四郎的事愁的不行,这是身在宝山而不自知啊。

  “恒哥,这笔钱有多少?”

  张牧之来鹅城就是为了搞黄四郎,黄四郎的钱,一分都不能给他留下。

  “这个数。”

  张恒比了个八的手势。

  “八万?”

  张牧之试探着问道。

  “是八十万,黄四郎以贩卖烟土为业,这个数,只多不少。”

  张恒知道有这笔钱,是因为他看过让子弹飞。

  按照剧情,要不了多久黄四郎就会动用这笔钱,所以眼下是唯一能让黄四郎吃哑巴亏的机会。

  之所以告诉张牧之,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鹅城县长,就住在县衙里。

  没他打掩护,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钱,毕竟县衙大堂不是一般地方,80万大洋更不是小数目。

  “族兄,你是县长,钱又在县衙大堂里面。”

  “我们合作,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钱,事成后五五分成,谁也不占谁便宜,你看如何?”

  不义之财,不要白不要。

  张恒觉得张牧之不会拒绝,因为据他所知,张牧之喜欢劫富济贫,他自己其实没多少钱,他的钱都散给百姓了。

  “五五分账?”

  张麻子一想就拒绝了:“不成,要是没有你的消息,我根本不会知道财富埋在脚下,再加上你还救了小六子的命,和你五五分账我还是人吗?”

  “族兄的意思是?”

  “二八分,我二你八,给我留口汤喝就行了,说实话,要不是我现在真缺钱用,这两成我都不要,我张牧之走南闯北,信奉的就是不该拿的不拿,拿两成我已经是受之有愧了。”

  张牧之语气坚决。

  张恒看他说的诚恳,便知道这是真心话,于是话锋一转:“族兄,刚才你说杀了县长,带着他的师爷前来鹅城上任,我可我听说,马邦德的师爷是个身高七尺的大汉,反倒是马邦德本人身材瘦小,进城时咱们见过,那个宣读委任状的人可不像是师爷。”

  “汤师爷身高七尺?”

  张牧之楞了一下:“那我带来的老汤...”

  啪...

  重重一拍桌子,张牧之又气又怒:“好一个李代桃僵,我是怎么看他不像个师爷,原来他才是马邦德,死的那个是汤师爷。”

  张恒没答复这话,而是再道:“八十万现大洋可不是小数目,想一次性拉出来,起码要10辆马车才行,难的是神不知鬼不觉。”

  “恐怕没办法神不知鬼不觉。”

  张牧之皱眉道:“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一直有黄府的人在县衙外盯梢,我之前还以为是监视我的,现在看,恐怕是盯着这批大洋,料想只要我们动手,黄四郎肯定会有察觉,这是一场硬仗。”

  “未必!”

  张恒想到徐真人的道观里有一杆五色五方迷踪阵旗,于是道:“我倒是有个办法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