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 特殊沟通(3)_官场潜规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昕主任与龚仲二人坐好后,并没有立即开始实质性的谈话,而只是礼节性地客套着,说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现在他们双方虽说都不知道对方要说的是什么,但有一点是可能肯定的,那就是这次谈话的内容不是一般的正常工作,而是有些特殊与敏感,这一点从他们彼此的表情与所坐的位置就可以看出来。因此,虽说他们事先都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真正面对时却都显得非常慎重,并没有急于进入实质性议题。

  此时此刻,龚仲心里思考的是如何开口,既将自己的来意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又能让董昕主任理解,不为此嫉恨自己。毕竟董昕主任是他的直接领导,从某种程度上说,得罪领导就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更何况他还处于非常时期,“黑山事件”还没有最后了结,能够不得罪领导还是不要得罪的好。龚仲虽说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想好了怎么开口,但现在真正面对董昕主任时,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多少底气。

  当然不能因此怀疑龚仲的人品,毕竟龚仲只是一个小小的科长,这种当面撮领导屁股的事,其中的难度与微妙是可想而知的。相信任何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有龚仲的这种心理,甚至比龚仲更过份。不过,敢于象龚仲这样直面领导,当着领导的面打领导一巴掌的人,在机关里是很难遇上的。当然这并不是龚仲的智商有问题,也不是龚仲如何强势。这只是一个财务工作者,在面对那些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时,是如何忠于自己的职业操守的问题。

  在龚仲内心琢磨着这些问题时,董昕主任也没有闲下来,他内心也在琢磨着,怎么为龚仲这个呆板头脑好好洗洗脑,让他明白在机关里工作,哪些事该管,哪些事不应该管;哪些工作是应该关注的,哪些工作是不能关注的。董昕主任对于财务人员,历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认为财务人员呆板,喜欢斤斤计较,不知道权衡变通,常常打着什么制度规定的幌子,与别人过不去。

  董昕主任对财务人员的这种极端印象,是从他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因为交流干部补贴问题,与当时的财务人员发生争执而形成的,而且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那时董昕刚刚大学毕业参加,被单位派到下面去锻炼。按江南局当时的管理规定,交流干部每天有十元钱的补贴。但文件中却没有明确规定,这补贴是工作补贴还是生活补贴。也没有明确规定这“每天”是按自然天数计算,还是只按工作天数计算,而将非工作时间如周末、节假日等天数剔除。

  而董昕刚好又是一个很计较小钱的人,正好当时他交流去的那单位的会计,也确实有些呆板,死脑筋一个,不会转弯变通。试想一想,这样二种性格的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