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胡笳(一)_扶风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纛,他们奔跑来去,呼喝着什么。随后又有一些将领打扮的人往这个方向聚拢过来,指指点点。刘和勒缰控马,高昂起头注视着他们,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他知道这个姿态在旁观者的眼中极具英武之气,故而格外多保持了一会儿。

  刘和字玄泰,是大单于刘渊的嫡长子。他身材高大,举动风仪飒然,相貌俊美酷肖其父。少年时他与父亲刘渊一起寄居洛阳,曾随名师学《诗》、《易》、《春秋》等典籍,是匈奴五部之中鹤立鸡群的饱学之士。

  他本人原常以文学自矜,可是自从刘渊反晋以来,连年用兵,只以雄武善战为能。刘渊第四子、刘和的异母弟刘聪在与晋军的大战之中连连取得胜利,声名鹊起;其掌握的实力业已不在身为嗣子的刘和之下。这使他常常暗自警惕。

  好在大单于对刘和的信赖一如往日。不仅将匈奴本部精锐两万余人调拨到他的麾下,此番更交给他这样一个坐领大功的任务,为嗣子培植羽翼和威望的意图昭然若揭。

  此次出兵一来,沿途势如破竹。刘和仿佛看到了枝头举手就可摘下的甘美果实。这是自去年击溃司马腾之后的又一次辉煌胜利,这样的大胜,可以极大的树立自己的威望,而若能在战事中笼络诸将,更对日后继任大单于极其有利。

  “这就是晋阳!”他忍不住再次感慨。

  “左传召公年间,晋国大夫中行穆子率军攻打白狄,于大原遭遇无终及群狄的兵力。中行穆子听从魏献子的建议,毁车为行,步战却敌。最终大败敌人,夺取太原之地。若干年后,赵简子家臣董安奉令于晋水北岸筑城,即今之晋阳也。”

  刘和长叹道:“赵襄子以晋阳为基,建立起战国七雄之一的霸业,遂有李牧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却我匈奴大军之事。而如今,汉氏失御、中夏失统,大单于绍三祖之业,电发晋南。我匈奴精兵数万直抵晋阳城下,底定汉国基业在此一战。这意义重大的一刻全由我亲自指挥,莫非是上苍赐予的机会么?”

  周围一片沉默。

  刘和雅擅文学,颇具风姿,可随侍在他周围的,都是目不识丁的匈奴虎士。他们登城陷阵则可,说到言语唱和……刘和文绉绉的言语,只怕都没有谁能听懂吧?

  刘和不禁稍有些沮丧。他摇了摇头,向随侍在身边的大将、担任左骨都侯之职的须卜跋询问:“我们的人都已经混进城里了么?”

  须卜跋是刘和的亲信将领。与一般匈奴人的粗壮身躯不同,他的体型精瘦,看似一阵风都能吹倒。但他悬挂在腰间的两把弯刀比寻常制式宽大了数倍,显然格外加重了分量,证明他必然是膂力过人的猛将。

  听到刘和的询问,须卜跋恭敬地道:“我安排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