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我是张九四_反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赚钱。

  反正也是运盐工,在给朝廷运盐的同时,运点自己的盐来卖,这一切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但是,自己运私盐,这毕竟是犯法的勾当,是要砍头的,而且,运普通的海盐,利润太小。

  所以,自己用化学的方法,将粗盐提纯了,这可是初中就做过的实验,自然轻车熟路。

  粗盐,也就是海盐。直接将海水蒸发,得到的海盐中,含有泥沙等各种不溶性杂质,还有几种可溶性杂质。

  先将粗盐溶解到水中,再过滤,去掉不溶性杂质,再通过蒸发,就得到了纯净的食盐。“士诚哥。”

  张阳正想着,一个声音打断了自己的思路。

  张阳抬头一看,是李伯升,他也是张士诚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了。

  “伯升,没有在船舱里休息吗?”张阳问道。

  “睡不着。”李伯升道。“士诚哥,咱们这次真顺利,这次回家,终于不用发愁米缸是空着的了,我买了五十斤米,够吃一阵子了。”

  “放心吧,咱们以后都不用担心米缸了。”张阳说道。

  “对了,你怎么找到纯碱的?”张阳问道。

  前几天提纯粗盐,经过几次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盐还不是白色的,里面还有杂质。张阳知道,这种杂质是能溶解到水中的,过滤只能过滤掉那些不能溶解的泥沙等杂质,这些东西,得加入其他试剂产生化学反应才能除去。

  而这种试剂,学名叫做碳酸钠。从一个近七百年前的地方找到碳酸钠,那是不可能的。幸亏张阳还知道它的俗名,叫做碱,又叫苏打,蒸馒头用的。

  “士德,咱家的纯碱呢?”张阳问道。

  “纯碱?啥东西?”士德问道。

  张阳看着目瞪口呆的几个弟弟,突然想了起来:侯氏制碱法。

  在这个年代里,可没有合成纯碱的工业,唯一的纯碱,来源于天然碱矿石,价格很高,一般的老百姓是买不起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阳看着锅里还是发黄的海盐,有些着急了。

  “哥,外面有人敲门。”四弟士信说道。

  私自熬盐也是犯法的,更不用说将粗盐提纯了。因此,四兄弟选择在晚上干活,这样,加热时烧木头冒出的烟也没人注意。

  但是就在这大晚上,居然有人敲自己的门。

  “开门吧。”张阳一边说,一边握紧了家里唯一的一把菜刀,要是官差什么的,就豁出去了。

  昏黄的油灯下,进来一个熟悉的面孔。

  “伯升哥!”士信认了出来。

  他是泰州海陵人,前几年搬来这里,几年下来,和士信兄弟几个已经是生死之交,他曾经在冰冻的河中将掉到冰窟窿中的士义救了出来。

  李伯升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丝毫不知自己的到来给这些人带来了多大的紧张。

  “咦?你们在熬什么东西?能吃吗?”李伯升伸出小拇指,放到锅里蘸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