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狼灾_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吃过,到手后肯定是细细咀嚼,哪里会像他一样狼吞虎咽,这点是他考虑不周。

  他听到白贵说要借书,诧异道:“你这千字文,也学习了不过数日,再借其他发蒙书,会不会有些着急?”

  他以前看书也是图个新鲜感,过后就翻看下一本。

  不由劝说道:“发蒙书在于打好基础,不可好高骛远。”

  话是这么说,鹿兆鹏也并未拒绝白贵的请求,从桌凳里摸出另外一本《弟子规》递给白贵,“切记,你要切记……”

  冬日的天总是黑的早些。刚一下课堂,就有些蒙蒙黑。

  蒙童们刚走出学堂三四步的时候,远处就传来高亢的狼嚎声,以及三四个乡人的呵斥惊怖声。

  “徐先生,徐先生……”

  七八名乡人举着火把走进祠堂,嘴里喊着徐秀才,他们有的拿着大砍刀,有的拿着红缨枪,还有的拿着土铳。

  “咋咧么?发生啥事了?”

  徐秀才紧缩眉心,感觉事情有些不妙。

  “有狼,刚才有隔壁村的人跑来报信说,说是村里发现一些家畜被咬断喉咙,还有一只羊羔丢了,所以跑过来通知乡邻,让咱们防备一下。”

  乡人说道。

  清朝实行保甲制和里甲制,规定不管是州、县、城、乡,每十户为一牌,立一牌长。十牌为一甲,立一甲长,十甲为一保,立一保长。每户门口挂一印牌,上面写明户口姓名和丁口数量。而里甲制,则是在明朝基础上建立的,以110户为一里,在这110户中纳税最多的则为里长。

  可以说,清朝是对基层控制最严的一个朝代,就是防止造反。

  但也同样的,保甲制和里甲制也有助于应对这种突发状况。

  一村发现了有狼的踪迹,就要派出人通知整个乡里。

  固然有乡民淳朴,但相当一部分原因,则是也与纳税有关,若是狼灾通报不力,损失财产,则是最早发现狼灾的村子承受。

  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族长白嘉轩和鹿子霖就匆匆忙忙赶了过来,敲着大锣,神色焦急,待看到自家孩子完好无缺时,才松了口气。

  “听额说,现在狼还么来呢,别吃急慌忙的,子霖,你带着村里壮男来回先巡逻,额和剩下的人把娃们家送回去。”

  白嘉轩说道。

  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的地方。

  不管遇到啥,妇孺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应该守护的。

  白贵也被护着回到了鹿家、

  他躺在火炕上,心里有些担忧。

  在遇见野狼的时候,作为长工的白友德、刘谋儿等人肯定是先上的,而白嘉轩和鹿子霖这些大户负责指挥,轻易受不了伤。

  清末时候,乡里乡外少不了野生动物乱跑,直到建国后,为了保住农业生产,维护人民安全,这些野狼一类的野生动物才被杀绝了,几十年不出。

  白鹿原靠近秦岭,秦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如今大雪封绝,狼群也是需要觅食的,下山来到原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概闹到寅时两刻的时候。

  半眯着眼睛的白贵听到木门响动,一脸疲惫的白友德小心翼翼的踮着脚,走了过来。

  他突然出声道:“爸,额在炕头上放着一块点心,德懋恭的,你尝一尝。”

  鹿兆鹏送给他的德懋恭点心他之所以不吃,就是因为这德懋恭点心是白友德赶了一天的路,从省城买回来的,白友德没吃上过一口。

  “爸不饿,爸吃过了,这点心是贡品,好东西,你读书累,你吃。”

  白友德摸了摸白贵的额头,轻轻咳嗽几声。

  “不用,爸,少爷给额了两块点心,你看。”

  白贵掌着灯,昏黄的灯光下,他摊开的手心处,赫然又有一块点心。

  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那爸就吃了。”

  白友德细细咀嚼着点心,他吃的很耐心,似乎是第一次尝到这么可口而又甜的食物,布满沟壑的脸庞也有些松展开了。

  他吃相不太雅观,最后剩下来,掉在手上的酥皮,也被他舔的干干净净。

  卑微作者,在线求票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