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准备(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女儿见了玉佩,就会确认他已经收到了信。

  信使小心收好玉佩,行了个礼:“不知国公还有何交代?”

  “告诉你家大王,不要再派人送信,因为这没有任何意义,本公也不会再看了。”

  “是,请国公保重。”

  尉迟顺命人领着信使悄悄出营,尽可能护送对方进入宇文氏控制地区,待得人走之后,尉迟顺将心思从儿女私情上收回,转到当前局势上来。

  对于己方来说,局势在恶化,连续几场惨败,让尉迟家族的声望一坠千丈,手中能战的军队已经捉襟见肘,再败下去,黄河以南保不住不说,尉迟家族恐怕也会众叛亲离。

  短短一年时间,局势恶化到如此地步,这是尉迟顺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现在怪谁都没有用,只能想办法化解危局。

  所以,尉迟顺以长社为诱饵,和宇文明耗了半年有余,为的就是争取时间,让尉迟惇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尉迟敬潼关惨败,好歹有尉迟勤咬牙顶在蒲津掣肘关中,防止局势糜烂;尉迟佑耆广陵大败,丢了淮南,后来又败给宇文温,输得一塌糊涂,是尉迟顺咬牙在郑州和宇文明对峙、硬顶,好歹没让河南一片糜烂。

  尉迟顺和尉迟敬拼命顶在前线,尉迟惇在后方重整兵马,如今正是秋收,大量入库的粮草,为大规模用兵创造良好条件,如无意外,决战会在年内打响。

  这场决战,决定了尉迟家族的命运,如果胜了,宇文氏在河南、淮北站不住脚,只能撤回山南,尉迟氏会扭转局面,保住河南、淮北地区,若与陈国媾和,那么天下会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如果决战输了,尉迟家族会有何种命运,尉迟顺不敢想下去。

  此时此刻,他看着舆图,看着汴州东郡地区。

  尉迟惇已经亲率大军从白马津渡河南下,这是尉迟惇竭尽全力凑起来的军队,一旦再损失掉,就再也无力大规模聚集兵马了。

  届时,他们两兄弟就要和宇文明、宇文温两兄弟展开决战,单单从整体实力上来说,尉迟氏一方略有优势。

  优势在于骑兵,但并没有绝对优势,因为宇文氏手上的骑兵也不少,尉迟氏一方无法用骑兵肆意袭扰对方粮道。

  对于尉迟顺来说,机会不是没有,那就是淮南地区的陈军如果能够挥师北上,会直接让宇文氏腹背受敌,但这需要时间遣使与陈国媾和,而现在根本就来不及。

  或者说陈国时刻关注淮北局势,一旦现破绽就不惜不宣而战搞偷袭,若陈国真是和广陵之战时那般果断倒是不错,但尉迟顺不敢把希望放在陈国那边。

  所以尉迟顺希望占据淮北的宇文温左右为难,为了提防南面的陈军不得不分兵布防,这样一来,对方能用在北面的兵力就会少许多。

  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对已经进驻亳州州治小黄的女婿掉以轻心,宇文温这两年来的表现极其耀眼,尉迟顺知道自己要是一不留神,搞不好会和尉迟佑耆一样,被对方打得损失惨重。

  按战绩来说,宇文温打仗攻防兼备,这样的敌人出现在小黄,会严重威胁到尉迟顺的侧翼,所以要由即将参战的尉迟惇来解决这颗毒瘤。

  尉迟顺对付宇文明,尉迟惇再次对付宇文温,兄对兄、弟对弟,两处战场,只要其中一个战场分出胜负,另一个战场基本上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

  为了对付宇文明,尉迟顺准备了半年有余,而为了重整旗鼓,尉迟惇也准备了半年有余,现在,终于要决出胜负了。

  再次看起女儿的来信,尉迟顺有些伤感,即将到来的决战,会很惨烈,因为这关系到两个家族的存亡,可想而知,伤亡不会小。

  无论是宇文温阵亡,还是他阵亡,想来两个女儿都会哭成泪人。

  能怪谁呢?只能怪命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